我是超级顾家巨蟹座,六月进入巨蟹月的那天是我的生日,收到姐姐妹妹送来的祝福后,顺着红包的钱味我嗅到了母亲为我做的炸油糕的味道。
糕在山西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家常的主食,由黍子剥皮成米,后磨面制作而成,不易消化,能顶饿,乡间流传俗语:“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说的就是糕的耐饿程度,吃一顿糕走四十里路没有问题,当然是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总结下的。
从小,乡邻们中午的餐食大概都是这一种,尤其是农忙季或是干粗重活的男人们,没有糕吃是干不动活儿的,就像好多爱吃面的北方人吃米饭容易饿一样,有工作要做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其他吃食的。
平常日子里的糕,俗称白糕,一般是蘸着烩菜来吃的,猪肉白菜粉烩、羊肉烩菜与糕是绝配,当然夏天的时候天热,还有蒸鸡蛋蘸糕、黄瓜丝拌豆腐蘸糕,小孩子多嗜甜,所以也常有红糖、白糖和蜂蜜蘸糕。
小时候,谁家有喜事儿,或是家里有重要亲戚来,必吃炸糕,这种上等客饭,也必给左邻右舍送一碗去,我最喜欢的就是给邻居送糕这种活儿,最爱吃的也是邻居送来的那一碗油炸糕。
油炸糕就是经由白糕过油炸过的糕,当地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油炸糕,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生日满月,亲朋宴请等等都吃油炸糕。尤其在物资缺乏的年代。
油炸糕不仅是一种吃食,更是一种仪式,一种寓意,一种排场,一种具有年代感的交情,从每个人出生就开始一项项的经历。新生儿来世,举家欢庆,满月吃炸糕,生日吃炸糕,考试吃炸糕,升学吃炸糕,出远门吃炸糕,日久归家吃炸糕,过节吃炸糕,过年吃炸糕,久别重逢吃炸糕,亲人初进门吃炸糕,娶媳妇儿吃炸糕,娉闺女吃炸糕......,至到一个人死亡,亲人送行还得来一次炸糕。
记得有一年交了朋友,带家吃饭,由于家人忙碌,没给他吃炸糕,后来我们的关系无疾而终,他家人总结说是因为我家初见那天没给他吃油炸糕。
果真是炸糕陪伴我们一生。也算是我家乡的风俗。
糕在家乡的小城盛行,现在好多年轻人自己不会做,集市上、超市里、饭馆里的生意便日益红火,因为糕是一方人的念想,尤其对于好多男士来讲更是离不开的食物,更像一种情怀。
其实在南北方都有这种食物,主要出现在宴席上,主食里有一款油糕或是叫泡泡糕的食物就是我所说的炸油糕,取高升之意,几乎在所有的场合都见得着。
吃油炸糕的经历相信大家都是有的,然而做油糕的经历便没多少人有了,土生土长的炸糕之乡的本人也只是理论上会,而且曾经歪打正着的做好过一次,五一回家想露一手,结果做出来的结果,是怎样也结不出来果。
理论上这个并不难,但是这个黍子面它是认人的,在自家主人手里一准能做出好的糕来,一般人只要不是自己家的面,是很难做好的。听起来似乎很悬,其实是因为一般人只对自己家的面更熟悉,比如参玉米面的比例,参水的比例,和面和到什么程度上锅蒸都要把握好,不然就容易过软或过硬,做成本人做的没结果的结果。
虽然生长在一个地区,但并非所有人家的面都是一个品性,有的面软,需加从些玉米面来调,有的面就需要少加,或是不加。这都跟黍子的品性相关的,黍子的品种不同,种植位置,种植过程中雨水的程度都有关系,所以导致各家只熟悉自家的面。
黍子面也称黄米面,和面上锅蒸,面基本就粘湿了便好,不像馒头的和面,大火二十分钟左右便好,如果锅小面多,厚的话可适当延长时间。
揉面的过程和和白面的标准一样,盆光面光手光。但揉的过程是在糕蒸熟后,这个有一定技术含量,因为面从锅里拿出来后是烫手的,而且得在特别烫的过程中完成揉的过程,放凉了就会揉不到一起,会不筋道,也会不美观,所以就需要来盆凉水,手上粘凉水去揉,缓减烫手的程度,但也不能一直粘凉水,这样会把糕泡白,少了金黄的光泽。所以母亲给我传授了一个秘绝,就是将蒸好的糕放到塑料袋里,最好先往袋子里放些油,然后就可以垫上厚布之类的东西包起来揉了,这样不会烫手了,而且可以多揉一会儿,更有韧劲儿。
揉完之后白糕就成型了,就可以当成品蘸菜吃了,如果做好后不能马上吃,那给糕的表面抹油,这样不会干了表皮儿,过一会儿糕的表面儿便成了一个个的油粒儿,汪汪的,很是好看。
炸油糕是从这个阶段继续的,像做饺子或是馒头一样,把糕做成一个个的箕子,然后包馅儿,馅儿也很有讲究,一般家里吃呢,包豆腐韭菜,包糖,包豆沙都可以,但是一般正经场合大都包豆沙馅儿,这个吃席面糕的人都知道。在家做就随意些,将包好的糕码齐,或是边包边上锅炸。
油一定要没过糕,没到油里的糕打个滚儿,便会浑身起泡泡,看起来酥酥脆脆的糕皮儿,咬下去软软糯糯的糕心儿,真真儿让你欲罢不能。
炸油糕油也很重要,比如家乡的人们爱吃菜籽油,糕炸出来偏橙黄色,而用清丽丽的玉米或花生色拉油炸出来就是明黄色,更显得灿烂,这个看自己的喜好和条件,都非常漂亮。
还有一种糕饼,就是不包任何馅儿,将糕捏成小饼,因为糕很少有人去擀,都是用手捏,所以就算是饼,也会形状不一的,一样的程序上锅炸,一个个金黄酥脆的饼装盘撒上雪灿灿的白糖,何尝不是一盘工艺呢?
我似乎都闻到一家人为我制作的这一份传统大餐,忍不住将这一个过程回味了一下,从中感受家与家乡的味道。
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