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奥斯卡,有个梗终于结束了: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终于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还是张爱玲说得好:出名要趁早。想当年,《泰坦尼克》横扫全世界,不仅凭一己之力将圣诞档打造为仅次于暑期档的票房强档,还顺带捧红了小李子和肥温这对金童玉女。凭借这部现象级电影,常人艰不可攀的星途,在他们面前恍如康庄大道。雪片一般的剧本和邀约飞往经纪人手中,他们要做的只有一个:选择——是当一个光芒万丈的全民偶像、票房炸弹,还是当一个备受业内肯定、垂名影史的演员?
且不论他们心中有过什么样的狂喜和思考,他们最终踏上了同一条道路:拒绝偶像,当演员。凯特·温斯莱特的选择更让人容易理解,毕竟她是英国演莎剧出身,还和著名文艺导演萨姆·门德斯有一段罗曼史。这一路,她也走得顺顺当当,早在2009年就拿到了第一座奥斯卡影后小金人。但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在被学院承认的道路上走得分外坎坷,多次题名落空,现场总是被捕捉到掩饰不了的失落表情,以至于他成了一个梗:小李子拿到小金人了吗?
可以说,这个梗盖过了《荒野猎人》电影本身,盖过了影片无限风光的摄影,盖过了导演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连庄奥斯卡最佳导演的风头,甚至小李子拿到没拿到小金人都不重要。它成了一个网络文化现象,每个人无论看没看过《荒野猎人》、关不关心奥斯卡都可以一起讨论。就像你在陆家嘴电梯里偶遇无趣的同事、在三里屯的酒吧撩拨新认识的妹子,想打破生人尴尬的话题,就可以问一句「吃了吗?」「天气不错啊」「小李子又没拿到奥斯卡哈」。
想成为一个梗,普遍的知名度是基本条件:恰好,《泰坦尼克》之后的小李子与生俱来。《荒野猎人》选中他担任男主角的那天,就注定了它将自带话题和光环,节省一大笔的宣传费。弊端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没有人关心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大家唯一关心的就是小李子胡子怎么这么长了?小李子被母熊强奸了,真惨!小李子今次拿不到小金人天诛地灭。真正去看电影,被荒野的故事和摄影所震撼,没几个。
回到电影本身。在那广袤的雪景背景下,影片徐徐展开了一个关于文明与野蛮、复仇和救赎的故事。18世纪,来自欧洲的殖民者登上了北美大陆,带来了枪炮、细菌和钢铁。北美的原住民张开双臂欢迎他们,换来的却是残忍的屠戮。北美的殖民史和美国的西进史就是印第安人被屠戮的历史。尽管影片无力也无意展示这一悲怆的历史画卷,但通过小李子饰演的猎人休·格拉斯的复仇故事,从侧面展示了拓荒时期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你死我活的矛盾。白人贪婪的欲望熊熊燃烧,在大片白雪皑皑的背景下,猎人休·格拉斯的求生渴望显得多么渺小。两个半小时下来,影片给人的震撼发人深省。
但《荒野猎人》还是赢了。作为一部中小成本的文艺商业片,它轻易获得了巨大曝光量,制片人的钱至少回来了,编导自然也名利双收。一众看客即使有90%不进入电影院,但由于基数巨大,也能忽悠不少观众的。何况看客们还得到了娱乐,微博红人获得了转发和关注,简直一场多赢的闹剧。
有输家吗?当然有。输家就是刚刚拿到了小金人的小李子。不可否认他确实有进步,很努力,但他的演技依然没有得到突破。他一直表演的就是他自己,有点包袱,有点癫狂,过于平面,没有深度。他拿到了影帝,那又怎么样?说不定小金人的光芒会让他对自己的演技产生误解。因为将来的影史课本上,他依然没法多占一行字,更别说跟偶像罗伯特·德尼罗相提并论了。小李子,作为一个梗的主角,可能是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输家。
给《世界电影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