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能够预言的未来都是倒退的时代



《动物农场》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中篇小说,1945年首次出版。该作讲述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故事开始于一个农场,里面的动物每天都非常卖力的给农场主人干活,但他们得到的报酬却非常少,可以说是仅仅能把肚子填个半饱。有一天,一头老猪把动物们召集起来,告诉他们应该联合起来抵抗农场主人,获取自由。人类与动物的革命很快就成功了,动物农场建立了 。庄园里有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作为领导者。但不久之后拿破仑赶走了雪球,并把错都推在雪球身上。 接着,农场里搞了一场血腥的大清洗运动,有谁稍微发出不同声音,就会被干掉。与此同时,拿破仑的御用宣传部长尖嗓,悄悄地将七条戒律改动,而无知的动物们越来越麻木,他们的工作越来越辛苦,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却忘记了革命的初衷,对领袖拿破仑盲目崇拜。

最初的那些革命者,有的早已被屠杀,有的越来越昏庸,而年轻的动物们,傻乎乎地只会为这样一个国度激情澎湃。只有老驴子本杰明看在眼里,却从来也不说。他注意到,戒律墙上只剩下一句话——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这部小说具体讽刺的是何时期的哪个国家,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不再点破。小说中,每个动物都代表了那一时期在那一特定国家中的一类人。曾预言过起义将发生的老猪“梅杰”与他的理论十分类似于列某。对于梅杰的梦想,作者作为一名真挚的共产主义者并没有做出讽刺,而是表露出了一丝向往。公猪雪球因与拿破仑唱反调而被流放,被赶走后被称作是人类派来的奸细,而此后,动物农场上的任何设施或任何计划被破坏都被称作是雪球深夜潜入农场所为。并且,拿破仑一口咬定农场上还有雪球的卧底,并以此为借口将大量的无辜的或拿破仑看着不顺眼的动物杀害。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雪球曾组织动物学校,组织动物们学习拼读,但拿破仑对此嗤之以鼻,最后取缔了这个学校。结合一下后面的情节,会发现这个情节设置得极为巧妙。取缔动物学校的原因并不好理解,但仔细思索思索,其中的缘由也就明了了。使动物们不具备拼读能力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给“愚民政策”的大行其道大开方便之门,试想,假若动物们会了拼读,有了文化,有了思想,那么对“七戒”的修改、对猪们给自己创造的借口动物们必定会产生不可消除的怀疑,而动摇拿破仑独裁,那么拿破仑也就不可能将专制推向巅峰,达到他的邪恶目标。这在现在也是很有启迪的:真正的民主,只有在当全体公民都具备高文化水准,有独立思想能力,能够对政治议题真正有分析能力的时候再会产生,而在一个没有良好文化氛围而公民素质低下的社会中,一旦民主制度被以某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建立了起来,那么,可能带来的是一场灾难。

《动物农场》让我们明白,有独立人格、思考能力和责任心的个体是保证整个社会体制公平公正运转的基础保证,当个体对于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决策不能做出深入的思考分析,权衡利弊,那么社会公平也就无所谓有无了,集体利益就会变成个人决策。社会个体是人,任何制度都是由人去运作,如果人没有一定的能力,那么再好的制度都不过是空中楼阁。当知识不被重视,政治不被关心,大众把一切事物交给政府,任权力驱使,沉迷于八卦娱乐,埋头为金钱房子劳心,那么专制将不再远,人民离鲍克瑟也不远了:身上的价值被榨取的涓滴不剩,直至死亡而不自知。动物农场里的拿破仑其实也是个独裁者,只是在吱嘎的一系列言论中,这种独裁变成了名义上的民主了。透过吱嘎的行为,我深深的感到舆论对于统治的重要性了。舆论控制好了,独裁将不再是独裁,控制得不好,民主也会蒙上独裁的阴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