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房23: 结构性困境-擅长解决问题的人不善于发现问题

“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的存在,对于发现问题的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已知的领域非常有限,倘若局限在其中思考,终归只能解决片断的、表层的问题。

当今世界,重要的不是解决既有问题,而是发现并定义问题本身。因此,不带预判和偏见地思考“根本问题是什么”的能力至关重要。

“解决问题”的结构性困境

由于“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各自所需的价值观和技能有所不同,导致擅长(狭义的)“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知(识)”会妨碍发现问题这一“知(识)的困境”、画线容易造成下个问题这一“封闭体系的困境”以及由于“封闭体系”的“闭锁性”而迟迟不能发现下个问题这一根本性的“解决问题的困境”,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2.1 “知(识)的困境”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此前论述的“知”的性质。“知识”的定义是事实和解释之组合的静态快照。积累知识这一行为本身,会成为发现下个新问题时的障碍。

虽说“三岁看到老”并非真理,但在工作和私人生活中,难以跳出最初记忆的思维方式是很常见的。

在这种场合,关于事实的“重写”比较简单,但关于“解释”的“重写”则很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连特定的解释被深埋在脑中这一“未知的已知”都毫无察觉。

例如,在进化迅速的IT等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这样的事象就会被如实地呈现出来。

键盘世界里的传呼机→按键手机→智能手机触屏手写板的变化、“金钱”世界里的现金→信用卡→电子货币的潮流,还有购物也从实体店发展到网购等变化,都是常见的例子。从通过“一种做法”记住的价值观和程序中脱离出来是很难的。在更新换代的时候,过去的经验反而会起消极作用,比起从零开始的新一代人,不得不从“负债状态”开始。

当然,记忆新的技术用语、“升级”技术信息还是可以做到的,但诸如“文字的输入方法”和以特定技术为前提的“生活习惯”,则很难跳出最初的记忆。曾经记住的价值观是无法轻易舍弃的,这是“知(识)的困境”的根本原因。


“问题”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各样的事象正在发生。这一个个“事实”本身都具备超越了时间(When)、地点(Where)、个人(Who)的普遍性。

与之相反,解释则应该是经常随时代在变的。为了使其成为“可再利用”的知识,必须截取某个“快照”并做静态固化处理。

因此,解释并不具备超越时间的普遍性,所以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很多东西都会因过于陈旧而失去作用。所谓知识,便是这些东西固定下来的,所以会引发问题。

自然科学中的事实(天体运行、物理现象等)是发生在自然界的现象,所以基本事象并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在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变。尤其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人类的行为特性也会发生变化。

在这样的状况下,通过时间轴来看,事实和解释就会发生乖离。然而人类的认知并没有那么灵活,基本上是保守的,所以固定下来的解释会长期盘踞不去。就这样,解释不得不在某个期间固定下来,但实际正在发生的事情却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所以事实和解释之间会发生乖离,因而引发问题,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例如,单词和语法的关系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所谓语法,是指将用于交流的单词(一个个事实)通过某种模式进行解释并固化。如此一来,学习语言的方法就会形成体系,效率肯定能得到飞跃性的提升。然而对应每天的单词变化,单词和语法之间就会发生乖离。

法律、规章等也适用于这一模式,商业中的“业界”和“习俗”同样如此。中途发生“事实和解释的逆转现象”,由此产生二者的乖离,即所谓的“本末倒置”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过去的法律、规章得不到修订,现实因为遵循“旧解释”而被扭曲……简直不胜枚举(不过,“规章至高无上”的思路并不会产生这样的“扭曲”)。

也就是说,实践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这种机制并找出偏差。

创新者是“重新画线”的人

只要记住上图的这个结构,“创新”与思路的关系就会自然呈现。所谓创新,便是找出发生在事实和解释之间的“畸变”,展示与之相对的“新画线”并使其具象化。这里“畸变”的原因主要是重大的环境变化,例如技术革新、社会潮流的变化等。世间的规则,其形式多为“以上适用,以下不适用”,而随着时间流逝,在某个位置“画过线”的事物就会发生畸变。

商业中的“业界”“产品类别”“顾客类别”等也一样,一旦确定了作为某个时间点的类别,相关人员就会以固化的眼光去看待连续变化的事象,从而产生“开发类别的产品吧”的想法。创新者则会把顾客需求作为“事实”去理解,试图创造出不被现有画线所束缚的产品或服务,使用当前最新的技术和概念重新画线。

不过在这一瞬间,就会产生“创新的困境”。起初完成新画线的创新者,在下一步扩大这一新结构的时候,需要将已定义(重新画过线)的体系进行固化管理,所以思路本身会变成封闭性的。

模式识别有助于理解,模式化导致死脑筋

能够体现“画线”之功过的另一个例子是“模式识别”。它是抽象化的一种形态。按照模式识别,相较于逐一理解个体事物,人类能够同时理解多个类似的事物。只需发挥一种经验的效用,就能实现智慧的飞跃性发展。

但同时,模式化也是一柄双刃剑,可能导致思维的固化。

说到“双刃剑”的一面,思维中的“框架”同样如此。在一定程度的短期内,能让初学者轻松掌握某个领域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总汇项目的,便是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讲,框架也是模式识别的一种。

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找出容易存在偏差的视角死角,发现容易忽视的领域。

同样的还有“模板”。从“只要付诸应用,就能轻松做出具备一定程度的品质的东西”这一点而言,模板和框架一样,都很有用。只不过,模板也是在短期内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很有效,而在需要发挥“前瞻”的创造性时,就有可能变成累赘。

从中也能看出“在某个程度之前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一旦超过某个关键点,就会起消极作用”的结构。

模式识别、框架、模板等,在“通过模式化,起初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思维会固化’”这一点上是共通的,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前面提到的“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画线”导致“出乎预料”

在风险管理的世界里,能把风险“预料”到何种程度是问题的关键。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社会、组织的设计,都不得不以有限的资源为前提,所以必须在某处“画线”,明确体系的边界条件,不然就无法解决问题。

然而一旦画线,就必然会发生“出乎预料”的事态,产生根本性矛盾。风险管理本就要面对“必须对‘出乎预料’有所预料”这一结构性的困境。“因画线而产生下个问题”的事例,在风险管理中并不少见。

“知(识)的困境”的另一个要因在于知识中存在类似向心力的东西。越是有专家之称的人,越难以从积累的知识中跳出来。

同样地,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就越难以摆脱其中的“引力”。越是“这一行的专家”,越难提出跳出藩篱的崭新意见,反倒是“外行的视角”由于没有向心力,摆脱了预判和偏见,所以容易得到零基础的创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