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周豳地农奴的生活状况和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耕为主,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全诗共八章记述了农奴被奴隶主剥削和繁重艰苦的劳动,最后却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残酷生活画面。
诗句先倒序写从秋冬入春,七月过后天气渐渐变冷,而到了九月连抵御寒冷的衣服都没有,更别说如何熬完一个冬天呐!他们在春之伊始要提前修理好农用的工具,继而开始下田干活,农奴干活没有停歇,妻子儿女要把饭食送往田地里,吃完饭好又要抓紧劳动,监督干活的官员看到这一幕心里甚是欢喜。这里田畯的心里描写十分突出,形象的写出了奴隶主压榨百姓的窃喜心情。
春天到了,女子们趁着暖阳,踏着小路,提上篮筐去采鲜嫩的桑叶,春天的白天是漫长的,女子忙碌了一天,心里却又担心被公子遇上。这里的公子非正人君子,指的是肆意妄为蹂躏农奴女子的衣冠禽兽,这怎么能不让采桑女担忧害怕啊!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此句对偶,描绘春日的生机盎然,与下文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
妇女们在八月割芦苇,修剪桑枝和树枝,使其茁壮成长,他们忙完这些又要急忙开始纺织然后染色,为的是做出漂亮的衣裳给奴隶主。
第四段由夏入秋,写出了万物从开花结果到凋零,平民百姓开始收获粮食,继而又准备打猎,献上等的皮毛给贵族,给他们做貂皮大衣,留下劣质的给自己。这里充分体现了百姓劳动过后的成果,被贵族剥夺的残酷现实。
前四段讲了百姓繁重的农务,以及替贵族养蚕制衣的辛苦劳作和狩猎动物皮毛。同时也隐含歌颂百姓的勤劳与勇敢之意。
第五段借蟋蟀的生存环境的变化,揭示了严寒难耐,百姓居住之地简陋,写出了作者同情之感,与后文百姓替贵族修缮房屋形成对比,百姓自己住的不足以抵御寒冬腊月,却要先替别人修缮处所,不顾自家门前雪,去扫他人瓦上霜。
后文通过描写吃的食物差异与贵族甚大的对比,加之还要举杯祝愿贵族们万寿无疆,形成鲜明对比,悲伤的真情实感流露于此。
全诗运用了赋的手法,记述了农民劳作辛勤付出的艰苦生活,歌颂了他们的劳动成果,与精神品质。同时也反应了西周不平等的阶级生活,批判了贵族的自私冷酷无情,表现出作者对大众百姓的深切关怀,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与热爱!
这首诗语言精炼,质朴无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平铺直叙将自然之景与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性格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真情实感流露自然,无故意渲染装饰,是文章真实性强。通过描述也彰显了中国古代人民勤劳勇敢的美好品质,也反应了古代农业的生产状况。
结构完整,句式整齐,几乎每句中都有实词与虚词,一虚一实结合,使文章张弛有度、行文流畅、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句中一些的动词,像“流”火、“载”阳、“秀”腰、“鸣”蜩……这些都是对大的环境描写,展现了当时美好的自然环境,但这些环境由于现实生活有所对比,环境是美好的而人民的生活却十分艰苦,“无衣无褐”,“女心伤悲”等与环境相互映衬,有喜有悲的矛盾情感跃然此景之中。
句中的另外一些动词,像“于”耜、“举”趾、“饁”彼南亩……这些动词是对农民劳作的细致刻画,形象生动,表现力强,不同的动词,分别展现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农民劳作之景,画面极具动态真实之感。
众观全文前五段较为舒缓,在后三段进入忙碌的农耕之事从而紧张起来,在后三段也无环境的描写了,第四段为过度段,从倒数第三段开始就进入了紧张的劳作之中,可以感觉到本诗由前面舒缓随时间变化继而到急迫,作者内心亦如缓到急,作出此诗给人流畅之感,一气呵成。
从七月这篇诗歌中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精神品质,勤劳勇敢,隐忍坚强。这种精神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认为中国人自古就有奴性,中国人是老实忠厚的,中国农民一直都是处于社会底层,被压迫,压榨,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没有像西方勇于追求自我的精神,少有的反抗性起义也都是失败的告终。还有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封建保守,欺强凌弱,而被欺负的人往往报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这就造成了农民在压迫中就得逆来顺受,扮演沉默的羔羊的角色,这是中国人民的劣根性之一。因此百姓是社会底层,就常收到各种压迫,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