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是什么?
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物或人,就是国之重器。前两天在报纸上读到题为《国之重器,人才为要》的评论,不由沉思:看我煌煌中华,可称国之重器者谁?
想到了小个子巨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震聋发聩的吼声过后,改革开放的大幕訇然中开,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走进新时代的匀加速接力。你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那握紧百姓的手紧紧握住的是江山锦绣;你看,两个一百年的构想,正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胸怀使命,热血担当,高瞻远瞩,东方巨轮在领航人的挥手中不断破浪乘风。
想到了那一张张智慧的面庞。为寻找最合适的安放地,天眼之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为提取青蒿素,屠呦呦40年如一日,历经近200次的失败最终取得成功;黄大年以超负荷的付出,填补了我国在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超凡的智慧,置于为国争光的平台辅以执著的努力,才成就了张贴着国家符号的重器干城。
想到了那一个个正直的名字。在身缚各种各样绳索的大环境下,顾准保持着头脑的清醒;在举国上下皆疯狂的时代,张志新坚持真理发出泣血的质疑与呐喊;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潮下,有固守良知正义、敢于向一切不合理挥刀的坚强女性王选,有媒体人白岩松、柴静,有公知代表崔永元……他们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又想到了那一双双舞动的手。地动山摇过后,洪水肆虐之时,绿色的方阵瞬时现身,他们用血肉之躯撑起倾斜的天柱,以紧密相连的手为百姓搭起安全的环岛;炎热的烈日下,凛冽的寒风中,有身着各色工装的身影,他们手中的铁钳、瓦刀、方向盘,像极了舞台上的各种形制的乐器;还有润物无声的教师、加班加点的医生、走街串巷的快递员、扮美城市的清洁工……每个人用各有所长的双手,推动着社会的优雅徐行。
领袖、智者、思想者、士兵、普通劳动者,每个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国之重器的具体内涵,丰富的这一词汇的色彩与蕴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深沉,所以竭力;爱得深沉,所以尽心。竭力尽心,方成国之重器!
大“器”磅礴,唯我中华
《说文》曰:“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为物,之重之多,所以守之;器于人,为具为用,所以爱之;器乎国,为民为荣,所以创之。不论何器,苟利人利民利国,则为大“器”。大“器”磅礴,唯我中华!
美器既可用可承,可爱可赏,便是人间方物。游走在历史长河,我们惊叹地发现:泱泱华夏,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器物精品,或质朴,或华丽,或厚重,或轻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们钦佩先人创造出的各种生活器物:五味宝器,酒水兵器,车农工器,不一而足;我们惊叹先人聪慧的头脑:司母戊方鼎的厚重美观,四羊方尊方正典雅,张衡地动仪的精妙科学。一件件美器,都是先人们的心血之作,彰显着我华夏先人的博大智慧。美哉,我大中华,“器”宇轩昂!
利器助人成事,高妙非凡,乃成匠心之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喧嚣中,真正的匠人们凭借着手中的利器和一颗匠心,打造匠心之作。“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鲁班发明的钻、刨子、铲子、曲尺等利器,帮助多少能工巧匠们成品成事。而一把上好的建水紫陶的诞生,需要使用数十种数量大小质地不一的器具,加上数十道复杂的成型工序,最终制作出一件典雅上乘的精品。传统如此,现代化社会更是如此。看工厂里,工程师们利用自卸车、重机、风车、化工提取设备、数控机床等进行运输、能源、动力、机械、制造,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我国工业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立体坐标系。一件件利器,打造匠心之作,承载着我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幸哉,我大中华,器”度非凡!
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则为国之砥柱。领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一批批国之重器的出现,中国开始在世界闪光。天宫、蛟龙、
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已成为了现实。中国高铁、中国桥梁等更像一条条巨龙般穿梭在中华大地上,让世界看到我华夏儿女的智慧和荣光。一件件重器,展现大国荣耀,实现中华儿女奔向幸福未来的梦想。壮哉,我大中华,大“器”磅礴!
当我们流连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飞羽觞而醉月”的幽情中时,不要忘了那“觞”器,便是美的艺术所在;当我们惊叹于奇巧人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时,不要忘了他有妙具在手,所以游刃有余;当我们感叹机器人“小冰”居然还能作诗,并结集出版发行时,不要忘了它背后的强大支柱--国之重器。无数次的感动赞美,都离不开“器”之精髓!
故曰:无论何器,只要利人利民利国,便为上“器”。而我泱泱中华,便是大“器”根源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