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喜欢转变后的工作?
周五晚上,下周行程排程表出来,阅看之后。心里一阵阵的抗拒,好想逃避这样的工作方式。可现实让我无法去逃避,不敢冒然就辞职。
一、我没有别的专业知识,没有别的生存技能,能让我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
从走出学校门口到至今,一直从事服装行业搞生产,很单调的一个职业,一干就十几年。可并没有可见到的成就。
专家说过,一份职业坚持干,就会成为专家。不知是否我做的是手脚工作的活,至今还是泛泛之辈,最多也只能称的上是资深者。
其中,也有想过转业去做别的行业。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我在一个并不讨厌的行业中都做的不好,我换一个行业就能解决问题吗?我换一个行业我就能喜欢上吗?就能做的称心如意吗?
想想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对于现这份职业,我没有很十分的热情,但我并不讨厌。但从公司改革转变工作的性质之后,我就一直抗拒着。努力的让自己接受,好好做好。可还是有逃离的想法。
遇事就想逃离,而不是想尽办法去解决,即使我能逃离这次,那下次我遇到不喜欢的,不想干的,我是不是又要去逃离了??
二、逃离并不能解决问题。
很显然逃离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法。
我一直在寻思着突破口,试着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看能否有机会发展代替现状的职业。
吃苦对于我们80后的人来说,我们都是在苦中熬过来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吃苦”不单单是体力上的吃苦,更多的是脑力上的吃苦。
脑力上的“吃苦”背后是“大脑的深思”,
大脑的深思是:不断的思考问题,深处的思考问题。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一段话,“很多人宁可体力吃苦,做一些泛泛的事情,也不愿用脑深深地思考,觉得深深的思考更累,更苦,更难做的事。”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有深深地思考,才能有更多的先择。社会已经过了,不但是体力吃苦的年代,更是脑力思考的时代。
最近我一直在尝试着更深的思考,希望能在深思考中能有所突破,能打破现在的局面,不再用逃离的方式解决不喜欢的事情。
只有你从困境中挣脱出来,才能看到更长的路,在未来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加强,人才能在人群中居于优势的地位。
一味的遇事就想逃避,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是你的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