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对演讲开始感兴趣的是《我是演说家》这个节目,里面各种选手的表现总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在听泽明老师的课之前,我看这个节目就是“外行看热闹”,在听完这节课后,我回想了一下看过的几季,觉得里面一些比较出色的选手在演讲时有很多都或多或少的用过戚老师讲过的技巧。
《我是演说家》第二季的冠军刘轩就是一个特别擅长场景式故事开场的选手,他本人是学心理学的,演讲题材会涉及到心理学范畴,但对观众们来说可能并不熟悉,所以几乎每次开讲他都是以故事开头,迅速抓住观众的心,合理利用了观众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
而且很多选手的演讲模式都遵循了“三幕模式”——开头吸引,中间波折,结尾心满意足。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场关于“裸模苏紫紫”的演讲,演讲者作为当事人先是以当年网络事件开头,中间叙述了自己受到的影响甚至伤害,经过一番波折,时间的冲刷最后归于平静,并且成立家庭,现在幸福的生活。当时我觉得吸引我的只是这个故事,但现在我知道,故事好很重要,讲故事的方式也重要。
《我是演说家》这个舞台有很多专业选手,他们有很多演讲技巧,但也不乏“高级演讲”,有一些普通人,他们没经过专业训练,讲的就是自己的事,也依然打动人。其中《侣行》中的张红和张新宇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几乎没有技巧,但受到在场导师一致好评,是啊,有谁能拒绝真实呢?
戚老师说,“英雄之旅”这个套路是故事模型式,不是演讲模式,但在演讲中可以借助几点。细想一下,那些专业的,非专业的选手在演讲时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点“英雄”的影子。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站到演讲台上,也可以试试“英雄”的感觉,而成为一个演说家不也是一场“英雄之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