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一位家长发了一条说说,保佑她孩子考出好成绩!
换作是我,也许我比她还紧张。毕竟在这个国度里,似乎分数不仅仅是学生的命根,甚至是家长的,教师的,学校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
幸运的是我的孩子,还在幼儿园里玩耍。所以这样的心情至少还要12年以后。
仔细想想,似乎又不对。因为接下来的12年里,我应当活的如她这般,而她也许就剩下短短的两百多天了,单就时间来似乎她才是幸运的,因为这痛并快乐着的12年她即将熬到头了。
想到这接下来的12年的日子里,我既需要努力谋生和经营,以此养活孩子来尽义务,又需要为孩子成绩分数乃至以后孩子的工作来和孩子的同学们拼家长感觉有点后怕。这样日子过得可不叫生活。
人这一生如果大部分时间活在这样境况下显然是一种悲哀。
这种悲哀也许只有我亲爱的国度里才会有的,我不由自主问了问自己,分数重要么?回答是显然的。
十年前我问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活着。那时候的出来答案是为更好的生活地而活着。时常我会把这句话灌输给我的学生们。
而今我再问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的时候,我要否定我当初的那个结论了。
人为死去,而活着。
假如再有机会走上讲台,再有机会和学生们交流,再有这样的问题在我面前出现,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人为死去而活着。
既然人为死去而活着,那么活着肯定就不累了。那样的活着才会使有限的生命里更美好,而不是为了美好使有限的生命活在沉重中。
我想,我应当这样提醒自己走完的余生,且有必要让我的孩子也知道这个道理。
可能并不明智,我且固执着。
我们每个人在忙碌中是很少想着死亡的,因为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可怕,所以人们很忌讳思考或则聊到死亡。
缺少死亡的思考,生活的美好似乎永远都在明天。
“希望和美好就在明天”成为大部分活着的中国人忙碌的理由。
我很讨厌目前的教育,即使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十余载。因为我只把它当做职业,它并没有人们所认为的“灵魂工程师”那么神圣。
迫于形势当下的教育注重的是培养成人,而非成仁,毕竟人和仁是有明显不同和本质的区别。所以在教育工作的那段岁月里,我对每届即将毕业的孩子提出的唯一一个要求就是:只要你不给这个社会添乱我就以你为荣,你就是我优秀的学生。你的成绩如何,你上怎样的大学最终都是你生命里一小部分,你不给社会添乱这一信念要陪你走完生命之河。
我固执的认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是把生命培养成仁,这样才配得上“灵魂工程师”。否则我只能说,你仅仅是把教育当一份普通职业。
成人容易,成仁难啊!
成仁真的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