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尊老爱幼是中华美德?

自古以来中华被誉为“礼仪之邦”,根本原因在于“小家”的延伸意义与“大家”的思维习惯紧密相连。源自宗族文化的精神溯源,体现在孝道文化的表现方式上。它是言传身教的直接结果,也是寓言故事广泛影响力的体现。蕴含于历史教训之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时间的积淀,它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正因如此,中华文明圈才能在较长时间内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在于“人和”,其力量相当于现代人的“民心所向”。它也是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产物,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摒弃了古代传统价值观所造成的身份等级观念或忠君思想,植入了现代化法治理念。这使得民法典具有“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意义,为“尊老爱幼”提供了有法可依的法律保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