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盛开
——读《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有感
正是三月春暖花开时候,日头温柔且热烈,阳光透过玻璃尽数钻进屋来,我家不大的房子便都洋溢着温和的气息了。我搬了个小凳坐在窗边看书,四肢百骸都是温暖的。翻开手上的《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书上的海棠花香也混着阳光肆意奔跑着了,海棠本无香,飘扬的是墨香。
海棠夫妻
“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爱,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有人说,落花比开花更好看。龚自珍在《己亥杂诗》里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喜欢海棠花,我也喜欢海棠花。” 在恩来先生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开,颖超女士担心不能看到那年盛开着的美好的花朵,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经过鸿雁带到日内瓦。希望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中间,看一眼海棠,便是一眼万里。恩来先生和颖超女士便就如此喜欢海棠,仿若海棠如他们自己一般。
海棠是常经风雨仍热烈向上的,雨疏风骤下海棠总被吹的绿肥红瘦,但仍迎着风雨绽放明媚的姿态。选集中,恩来先生和颖超女士有着很大部分信件都有关心对方的身体,他们常常患病,身体并不康健,但总在陪伴,问候的帮助下,一次次恢复身体,继续着革命事业。他们并不做自我评价,但一次在信中提到义女孙维世时:“维世经过一年工作,人生观实际了许多,也懂得了不少,对她说来,的确是有长进。从性格上说,她仍是那样天真热烈,屡经挫折,仍能站住,这颇像你我的女儿。”天真热烈,屡经挫折,仍能站住,海棠夫妇便是如此了。
海棠多是无香的,即使是上品的西府海棠,也并无香味。恩来先生和颖超女士将一生都投入到革命中,生活朴素而坚实,不曾有奢靡外物,在颖超女士逝世之后,他们的所有积蓄都交给了中央特会室,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党费。
海棠革命
“我们之间的书信,可以说是情书,也可以说不是情书,我们信里谈的是革命,是相互的共勉。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选集中书信很多,纯述想念的却寥寥无几。革命几十年,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悲喜分担,有时战斗在一起,有时分散两地,无畏无私。在他们的革命生涯里,总是坚定地、泰然地、沉着地奋斗下去。他们的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爱情革命的交织,随着鸿雁纷飞,飞过欧亚大陆,越过山川海洋。在革命之花开放的时候,他们的爱情之花并开了,开的是海棠模样。
海棠意志
颖超女士在选集中的代序有言,她说,你不在了,可是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在花下树前,大家一边赏花,一边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她问,你离开了这个院落,离开它们,离开我们,你不会再来。你到哪里去了啊?她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你经过春风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而现在,又的的确确地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海棠花期,您在何方?前两天是三月五号,正是您的生辰,说起来或许您正是伴着海棠花而生的,温润如玉,不露张扬。三月五号那一天我们的思念隔着淮水安澜直通天际,又如安澜淮水奔流不息。恩来先生,淮水上的海棠落花,那可是您的精神长依?
选集中一篇1951年3月17日,恩来先生致颖超女士的信件中有这样一句:你如在四月中北归,桃李海棠都将盛开。我看到这篇信件的时候,被这句美丽的情话所惊艳。转瞬我又私以为这句话还能添些什么:颖超女士是海棠,所以她北归时,海棠花开的热烈;恩来先生是海棠,所以她北归时,海棠花开的热烈;恩来先生和颖超女士的革命情谊是海棠,所以她北归时,海棠花,开的热烈。
我听见窗外有风,送了一叶海棠进来,我用书将其合起,仿佛留住了整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