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4B体验UbuntuDesktop20.10——安装

今天去树莓派官网下载官方系统镜像时,发现官网上推荐的第三方系统中有Ubuntu Desktop版,之前只有Ubuntu Server和Ubuntu Core两版本,有挺长一段时间没有去官网关注系统镜像了,现在出了Ubuntu Desktop版本,那得赶紧体验一下。

准备工作

1.树莓派4B 1台

因为该系统只能安装在Raspberry Pi 4 和 Raspberry Pi 400上

2.TF卡1张

这没啥好说的镜像要写在卡上,尽量准备一张高速卡,读写快系统也会流畅。

3.Raspberry Pi Imager

烧录镜像必备软件,因为我用是MAC,升级系统后(10.15.7),balenaEtcher烧录树莓派镜像会报错,所以采用树莓派官方工具进行烧录工作。

下载地址:https://www.raspberrypi.org/software/

4.ubuntu-20.10-preinstalled-desktop-arm64+raspi.img

下载地址:https://ubuntu.com/download/raspberry-pi/thank-you?version=20.10&architecture=desktop-arm64+raspi

开始玩pi

1.系统烧录。

打开Raspberry Pi Imager

点击CHOOSE OS,选择要烧录的镜像 如果之前没有下载好镜像,那么可以在列表中选择“Ubuntu”

然后在列表中选择“Ubuntu Desktop 20.10(RPI 4/400”),通过软件先进行下载,下载完成后进行镜像写入。

如果之前已经下载好镜像,或者拥有自己安装好各种软件的备份镜像,想烧录到TF卡的时候,选择“Use custom”,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要烧录的镜像文件即可。

将TF卡通过读卡器与电脑相连,点击“CHOOSE SD CARD”选择要烧录到的TF卡。

点击“WRITE”,写入镜像,MAC下会弹出输入密码授权的窗口,授权即可。烧录很快,烧录完成后的验证需要一点时间,耐心等待一会儿。

烧录完成后,把TF卡插回树莓派,连接显示器键盘,开机。

2.初次进入系统需要先进行初始化(以下配图都是手机拍的,拍得渣大家凑合看)。

选择“语言”,这里为了方便,我选简体中文了,后续的设置步骤都是中文的了,但是进入系统后,语言显示还是英文的,这是因为初始化的时候,中文语言包安装的并不完整,需要进入系统后设置中文下载完整的中文语言包。

设置“键盘布局”,默认就好。之前有用过其它的第三方系统,默认的布局不是English(US),虽然也是English,但键位都不一样。

设置“时区”,没啥好说的就是默认选择“Shanghai”

设置“用户名密码”,我一般都会选择“登录时需要密码”

等待系统进行初始化。

进入系统,效果还不错,熟悉的味道。

3.系统体验

软件更新。初始化结束进入系统后,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一般情况下会有对话框提示,但是我的习惯是用命令行操作。

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upgrade

卸载失效的软件、依赖。

sudo apt autoremove

设置“中文”,下载完整的语言包。 在“设置”中找到“Region&Languages”点击“manage installed languages”。

系统检测后,会提示“语言支持没有安装完整”,点击“安装” 。

稍待片刻安装完成后,选“应该用到整个系统” 。

重启树莓派后才能起作用。sudo reboot 重启后可以看到系统语言都是中文的了,可以畅快地玩pi了。

初步使用体验 总体感觉小pi跑起ubuntu 20.10流畅度还可以,用自带的firefox,浏览了一下网页,因为还没有安装插件,所以看不了视频。

小节总结

刚装完系统,还没有进行优化和软件安装,简单用了一下。感觉流畅度还算可以。桌面就是熟悉的ubuntu的味道。整个安装过程很简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安装语言包和升级软件,都是要连网的,不管是wifi还是网线,最好连网后更新,才能达到最佳的系统体验。

一开始我是直接裸板在跑,没有加散热。安装和更新的时候,经常会有温度超标的小闪电提示,然后会降频导致系统会有短暂的卡顿,后来加了风扇散热好了很多。

准备这两天折腾一下这个系统,安一些软件和做一点优化,在一下篇文章里给大家介绍。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给个赞吧。玩pi的朋友们点个关注,大家一起交流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