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跟我有过一样的疑问:如今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信息垂手可得,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读书?
你以为每天捧着手机在网络上搜索阅览信息可以代替阅读,零读书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阅读体验与思考,实际上是错了。
日本畅销书作家藤原和博在他的《如何有效阅读》这本书里阐述到,成熟型社会是被“有阅读习惯的人”和“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一分为二的社会。成熟型社会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有阅读习惯的人能够以社会动向和自己的人生为鉴,决定自己究竟要持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往哪个方向前进,从而构筑属于自己的幸福论。
什么?作者甚至用了构建“幸福论”来强调阅读的好处,不妨跟我一起看看他是如何证明这一点的。
-------------------------------------------------------------------------------------------------------
第一, 作者认为,读书可以让我们摆脱信息的摆布从而拥有自己的主张。通过2014年NHK针对东京大学的学生进行的一项针对“读书”的调查。试验中的学生被要求撰写一篇报告。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仅仅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来进行报告的组织、撰写,最终的报告里基本上没有他们自己的建议,只有一点点的类似感想的存在。而那些有阅读习惯的学生通过在读书馆借书阅读,在报告中提出假设并集中在一个主题上进行逻辑性的思考,从而进一步的在报告中阐述自己观点。结果表明,“读书”和“属于自己建议”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 读书锻炼了两种极为重要的能力:注意力与平衡力。作者阐述享受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对注意力的刻意训练,在读书中扩大的世界观也会使得你从各个角度去观察事物和他人,合适的把握自己与世间万物的距离感,从而获得这种平衡与世间万物关系的平衡力。
第三, 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了“复眼”观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扩展视野。好或者不好,正确还是错误,书中所带给你的觉察式思考,可以进一步确立你的世界观,获得你独有的与生活和解的幸福论。
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还贴心的给出了关于阅读的训练方法,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性与有效性。
著名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有着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的“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每天不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
Vuca时代(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来临,不阅读,难以在社会中更好的生活。不阅读也更无法全方面的建立自己独有的世界观,从而构建自己的幸福论。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阅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