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
塔尔寺距地广阔,佛殿高低错落,时有看到僧人裸袖红袍长衫匆匆而过。
朝圣的人们转动经桶,添酥油,转动佛珠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俯地而拜;黝黑的脸上有深刻而纯净的信仰。
喜欢此时的塔尔寺,安静的庭院,听到喇嘛的诵念声,弥漫的酥油的古旧味道,像被巨大的安宁和神秘包笼~踏过石路,仰头看飞舞的经幡,熠熠发光的金色塔顶,一切熟悉而自然。
祈
勿以贪念生 勿以贪念转
磨心志 以大勇承之 励心德 以大智通之
沉沉乎似混沌未开 昭昭兮如日月明鉴
非苦非难 众生相 不识不破 受之安之
渡我以苦海 我愿以黑壤开欢喜之花
三月的青海湖
看得照片,七月的青海湖沿岸开着黄澄澄的油菜花,一浪浪战栗着奔向湖面,那湖水也招摇的晃动涟涟碧波,盈盈地笑。或是四月开湖,冰层急速消退,刹那间湖面崩裂,已是连天碧波。
然而,三月的青海湖呢~~~寒意尚未退去,茫茫一片。沿岸的湖面也有些已开始融化,露出窄窄的河道,分几条几缕断断续续流过栈道:只见清浅的湖水映着蓝天,衬着两侧的冰凌,像是雪白的缎子外放了蓝绡薄纱,婉约秀丽,似要随风而起。近处细碎的冰柱子水穿空了的,像是迷你水晶宫殿,或是玻璃的灯坠子,还听得到水流在底下咕噜噜的响声~两块大灰岩仍是耐心的守望着平阔而安静的湖面,几只水鸟却已闻春而动,在远处裸露的黄土里停停落落~此情境别有恬淡清雅的韵味。也可谓四季皆入景,浓淡总相宜。
博物馆
今天去了青海省博物馆。依然是阴天,人很少,广场上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买风筝的小贩。吃了感冒药,头重脚轻,脑袋发胀。风像削薄的片儿,直往衣服里钻,感觉整个儿撂空了透凉透凉~
这样的天气,博物馆里没有其它游客。一层的展览馆,两个展厅,实际上历史相关的只在一个厅里展出。大致相仿的,从旧石器时代石具到新石器时代骨针,到清朝时林则徐的题字展出,一路走来。展品不甚多,似乎也缺乏精彩的史迹脍炙人口的传说,更像是用粗犷的线条,几笔勾勒,摹了轮廓,牛皮纸上的风沙却仍是吹啊吹,婆娑不前,看不仔细那掩映下神奇的土地。
红陶白罐,器型还很简陋手工粗糙,但是大都描刻着花纹,曲曲折折,反反复复,有种质朴古拙的美丽。想着几万年前,一女子披毛戴叶,忘了担忧食不果腹的日子,凝神想起昨夜篝火旁的舞蹈,人们手牵手欢乐地歌唱,于是在和着陶土刻出 人字相连的图案~~~~
只是盛水的罐子而已,即使刻上图案又有什么用呢。也许归根是没用的吧。艰苦和优美并行不悖,却至少可以让生活更令人期待。又,我们不断追究的意义种种大概也可归于此吧。
道观。悬空寺
道观在郊外。低云冷风衰草灰树,香客寥落可数,香火并不旺。见着几个道士,高眉斜眼,亦正亦邪,似笑非笑,没敢直视,但只觉得他在看你,冷得发慌。第一个碰到的是在正殿的偏门外,柱子后头。披散着头发,皮肤泛黑,坐着矮竹椅;面对着空空的前方就光坐着。刚踏上石阶,眼角瞅见一丝诡异的笑容拐角处幽幽的飘过来,悚然。又听着殿角铜铃一声,恨不得拔腿就跑~~急匆匆绕过正殿,沿路两侧堆放着废弃的木头砖块瓦片之类,积了厚厚的土尘;拴着只狗,也是百无聊赖的样子,光秃秃的树下瘫成一堆。
穿过侧殿,看守的老人家忽地现了出来,发髻高高梳起,却穿了深蓝色工作服样的长衣,笑指上方的悬空寺。于是唯诺地退了出去。上山的路修在正殿右侧后方,石阶陡峭高耸直上,石块已有不少缺角破裂松动的;今天有点心神不宁,一步一级台阶,也不敢往回看,脚下似乎摇摆不定。到了顶端回神俯瞰,整个西宁市尽收眼底,抬眼看去,悬空寺就在小路尽头的山上。高高翘起的檐角,曲折的回廊小巧的亭子,依山而建,顺势而为,贴着山石,半山腰中悬空而立,随着那山的曲线而走:黄土为盖黄土为踏,在那山凹下去的地方架一段回廊,在那稍宽的平坦处凿开个亭子或是寺庙,凿开的洞窟随着深浅不一,颇有气势;周围也凿开数道清晰的纹路,花边似的,倒也像是相伴而行的流云,加上围栏窗户,高檐石柱,平添了几分雄壮之中的玲珑轻巧之美。
上了悬空寺起步处的寺院,不很宽,多为一个亭子大小,却是层层叠叠摞起来似的,想是应承道家登高欲成仙的修炼。不想里面又深几层,寺庙中又凿几个洞穴,稍深一些的许是道士的居家,用厚厚的帘子隔着,有被铺锅碗之类;稍浅一些的不过是供着神像放些贡品,地方也大小合宜。再往上的路便是已封隔起来了,原是因为久失修葺,已是不对外开放了,这才注意眼前的柱子栏杆上的彩绘也都已破旧难辨,供拜的神像也积了薄薄一层灰土。~~~枯灯冷月,不见昔日的烟火缭绕的兴盛,这件雄奇的艺术品已是不耐岁月的侵蚀,仿是垂暮,苟延喘息,空守余年,不禁惋惜不已。
下了山发现右侧山顶上还有一间寺庙,贴着云脚似的。心仍在碰碰乱窜,于是迟疑一下,径直返回了。
出了道观,有几个道士模样的算命先生前来兜售生意,从天桥底下经过建材市场,电焊刺鼻的烟味,小车驶过灰尘满天,好几家贩卖的互助青稞酒,拖拉机,水果铺子~~回头还可以远远看到悬空寺。想起那几个道士,心里一稳,竟觉得就眼前所见也是亲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