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朝服装 之 女子发饰与面妆
1、发式和花冠
宋时女子戴冠已颇为风行,角冠、团冠、亸[duǒ]肩冠,形形色色,品类繁多。
宋时命妇的冠帔被后世称为“凤冠霞帔”。
宋朝女子流行花冠和盖头。花冠,通常以花鸟状簪钗梳篦插于发售之上。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也最能表现宋时特点。
1)簪花与花冠
宋朝妇女喜欢在发上戴鲜花,以牡丹、芍药为多。
妇女头上簪花并形成了一系列模式。如:
穿紫衣服,簪白花;
穿鹅黄衣服,簪紫花;
穿红衣服,簪黄花。
上着紫衫,下穿橘红长裙,头簪紫花。
周密在《武林旧事元夕》中写道:“元夕(正月十五日夜)节物,妇女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闹蛾——是一种妇女的头饰,用金纸剪成蝶形,以朱粉点染。
玉梅——是用白绢制的梅花。
雪柳——是用纸或绢制成的柳枝。
宋朝妇人流行戴花冠。所谓花冠,是用金银珠翠制成多种花鸟、簪钗、梳篦,插在高大的冠上而形成一种冠式。还有用罗、绢、金、玉、玳瑁制成桃花、杏花、荷花、菊花等花卉,插在高大的冠上。把这种一年四季的花卉合在一起嵌在冠上的,称为“一年景”。
《宣和遗事》描述宋徽宗眷恋的妓女李师师有“亸肩鸾髻垂云碧”的打扮,冠后屈四角下垂至肩,谓之亸肩,戴这种冠坐轿子需侧着脑袋才能坐进轿门。
南宋时,宫中还流行簪戴琉璃花,民间也争相仿效。
2)发式
宋代女子以高髻为尚,也就是将头发盘上头顶挽髻,犹如一朵彩云,故名云髻。
所谓“髻挽巫山一段云”,即在面颊两旁的鬓发上撑起金凤;而一般人家的妇女,买不起金凤,就用五色纸剪制衬发。
朝天髻——此种发型是最富宋代特色的一种高髻。《宋史·五行志》记载:“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 其做法是:先梳发至顶,再编结成两个对称的圆柱形发髻,伸向前额,在髻下垫以簪钗等物,使发髻前部高高翘起,再在髻上镶饰各式花饰、珠宝。整个发式造型浑然一体,别具一格。
包髻——将发髻定型后用绢、帛一类布巾加以包裹,形成各式花形或云朵形状,再饰以鲜花、珠宝等饰物。
假发、三丫髻、螺髻——在头发中加添假发,叫髲髢[bì dí]。宋代假发的形式很多,如“芭蕉”“龙蕊”“大盘”“盘福”等。
3)盖头
盖头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出门遮面、蔽尘的羃[mí]巾,是采用棉、绸或丝一类织品制成的方巾,可戴在头上,垂于肩背,遮住头面和脖项。
早期为黑紫、白色,后以红色纱罗蒙面,作为成婚之日新娘必着的首服,此习惯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宋代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士大夫于马上披凉衫,妇女步通衢,以方幅紫罗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