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变法和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争得你死我活,历经15年,最后变法失败。王安石变法究竟是把北宋变强了?还是毁灭了北宋?千年来争论不休。
本期伦文叙就为大家解密王安石变法的那些事,绝对让你意想不到。
王安石变法国富民貧
王安石仿效商鞅变法,目的在于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变法的首要目的是富国。为发展生产,推出了“青苗法”,原本是为了在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能用青苗抵押,向官府低息贷款的惠民政策。但王安石重用以蔡京为首的“北宋六贼”在实际执行中变了味,使得原本救济贫困,抑制土地兼并的惠民政策变成官府强制摊派搜刮民脂民膏、土豪劣绅强取豪夺土地兼并的贪腐盛宴。
孟子曰: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也就是来说:一个人可以追求财富,一个家庭可以,但一个国家不可以。国家争利于民,国虽然富了,民却贫了,依然会毁国。
变法历时15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是充实了北宋政府财政。北宋的富有程度、朝廷官员的俸禄之高,是中国任何朝代都不能比拟的,就算唐朝也不行。
但变法带来更严重的恶果,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百姓税赋愈重,各地怨声不断,百姓由于没有生路,纷纷揭竿而起。
王安石变法成就“三冗”
变法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强兵。
“免役法”说白了就是有钱人可以花钱雇人顶替当兵,和抓壮丁一样;尤其是“养兵”之策,把北方没有土地的流民全部由国家养着当兵,还是种田的民兵,这样的兵士虽多但不精,何来战斗力?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就是经常部队的将领互换,使得兵将不熟悉,对外作战更为不利。
“养兵”使军队数量激增,形成了庞大的“冗兵”体系,导致军费开支的爆增;与此同时,变法还实行文官一职多官,导致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的“冗政”。再加上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王安石变法失败不冤
王安石和司马光、苏东坡本是朋友,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因为王安石为变法,发展为新旧党争。司马光、苏东坡等人反对变法,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
得势后的王安石视司马光为害群之马,苏东坡为乱政之人,极尽排挤之能事。对苏东坡鸡蛋里挑骨头,搞出“乌台诗案”,几乎被杀,后流放外地;司马光也因此谪居,15年潜弄《资治通鉴》。
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和目的应该说是很好的,只是不该重用蔡京等人,就像是遇到 “歪嘴和尚”将经念歪了。
众所周知,以蔡京为首的“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年间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六个奸臣的合称,还有杨戬和高俅两个算不上顶级块头的奸臣。
他们贪赃枉法、横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朝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甚至连当时的安南(现越南)这样一个小国都敢出兵攻打北宋,理由是:“中国作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我今出兵,欲相拯济。”
王安石变法导致北宋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军事孱弱,以致皇帝被俘虏,北宋被灭。因而有人说王安石是导致了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