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失恋不用33天—教你用心理学治愈伤痛

《人格心理学》

记得《失恋33天》热播的光景,那时候我还没遇到爱情,看到女主失恋之后悲痛欲绝、狼狈至极的生活状态私以为是电影的夸张手法,直到自己也经历了一次分手,那种身体被掏空的错觉至今想起依旧隐隐作痛。

毕业季,分手季。我本不信这一邪说,直到周遭一对对甜蜜恋人劳燕分飞,直到深夜一个个电话痛哭流涕,直到有一天你说不能再和我走下去……

也许不需要过多的描述那种似乎被世界抛弃的感觉,经历过的人都懂,没经历过的愿你永不经历。

最近在读的书,《人格心理学》Jerry M.Burger著作陈会昌翻译,里边的一套理性情绪疗法对于个人情绪的调节大有裨益,分享给大家,愿你哪怕遭受苦难也从不受伤。

Albert Ellis是认知治疗的早期倡导者之一,他创建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Ellis认为,人之所以抑郁、焦虑或烦恼,是因为错误的推理,深信一些非理性的观念,Ellis将此描述为A-B-C的过程。如图所示

A-B-C

那么这A-B-C过程是如何产生的呢?

以分手为例,当我们面对对方提出分手(A诱发经验),我们可能会对自己说类似的话“没有你我怎么办?”、“离开你,我或许再也不会快乐了”、“除了你我不愿意接受任何人,你怎么可以说离开就离开了?”(B非理性观念),最终就会导致了强烈的消极情绪(C情绪结果):分手便是世界末日了。

其实我们孤立的来看待B(非理性观念)说出的这些话,显然是不合理的,试想,在没有遇到Ta之前,你没有Ta不一样在办?没有Ta,你不一样很快乐?如果换个环境这一世你没有遇上Ta你仍然会和另一个人相伴一生并不是非Ta不可吧?

只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一个朝夕相处的人突然离开,我们确实会不安、焦虑和难过,但是真的不会到达此生不愿再爱的地步吧?

当我们抽离B(非理性观念),从A(诱发经验)直接到达C(情绪结果),场景相同我们被分手了(A诱发经验),我们可以吧这情况看成是不愉快而不是灾难,依旧会感到难过和不安,但是已经没有必要过分抑郁了,此时的C(情绪结果)是不是好很多了呢?

剔除B非理性疗法

当然不只是分手,我们可以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当职业遇到瓶颈,当遭受亲友误会,当面对生离死别,太多太多的遭遇太多太多的困难,剔除B非理性观念,让自己好受起来。

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用理性行为疗法检视自己、治愈自己,《新唐书》中的《陆象先传》说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扩大化困难和痛苦,剔除B非理性观念,导出让自己好受点的情绪结果,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
    猫头猫cat阅读 2,566评论 0 7
  • “各位小伙伴们注意啦,现在马上到9月30号了距离理财产品的停售不到48小时,请大家务必要在这个时间内多邀约客户参加...
    alili0217阅读 257评论 0 0
  • 爱真的好美妙 火星的语言无人可以知晓 我知道不知道都已不重要 你明了不明了我的爱都已经围绕 不想听不想问就这样一直...
    我喜欢小小的伤感阅读 1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