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个月,我做了这些事情

31号在做最后一次复盘的时候,我打开了文件夹。继21天不间断复盘之后 ,又一个月坚持了下来。


坚持这个词甚至有一点点不准确,虽然是持续做了下来,但却没有像平时我们听到“坚持”二字时以为的困难。

因为已经形成了习惯,是一件在睡前必定自然而然会去做的事情。

在过去一个月中的复盘中,我对工作、亲子关系、阅读和生活都做了相应的反思,而每日的关键指标则对应到我的年度FLAG里。

————

阅读50本书、完成公众号50篇文章以及每周运动至少3次。

有小伙伴奇怪为什么我的目标是这三项,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什么特别紧急的事情。

我也曾想,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但最后,我将这个问题换成了,什么是对我最重要、有可能会影响我一生的事情。

这三项,便是这样选出来的。

阅读,是可以让我在最快时间内接触到优秀甚至伟大的人的思维、思想的最好方式,是可以解答我脑子里各种奇怪问题的办法。

通过阅读,我可以得到指引、找到共鸣,被启发的快乐比得到一件新衣服的快乐来得更浓烈也更持久。

一月我读完了三本书,《直击本质》、《少有人走的路》和《睡眠革命》。

另外一本小说《潘先生》在读,还有一本《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在读,《乔布斯传》在读。

与风靡网络的“一天读一本书”、“快速阅读法”不同,我坚持认真地,好好地读一本好书。

从小我看书就比别人快,但即使如此,我也一点不提倡各种各样的快速阅读法(当然,有特定目的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除外)。

阅读带给我的快乐,或在于思维的启发和碰撞,或在于对人物境遇和情感的共鸣。

正如读派克特对于爱的定义时,会认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会想到为什么当年自己抗拒另一半把我当宠物一样宠爱的说法。

正如读到李清照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脑子里浮现出青涩少女害羞又忍不住偷看的模样,不由得会心一笑,仿佛是又回到了自己常常假装做不在意的少女时代。

这些,是一天一本书的速读法无法体会到的乐趣。为了看书数量而看书,是本末倒置。

一月公众号只完成了两篇,明显进度拖了后腿。

如果还是以这样的进度完成的话,FLAG恐怕要倒。

我想,这个时候,我的复盘素材可以给我帮助。回顾上月复盘,许多的反思和观点都可以再提炼、深化,详细阐述。

感谢所有鼓励我持续写作的朋友们。

关于写作,在我少年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想要记录身边人的故事。

我想要将生活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被人忽略的、习以为常的东西写出来。

这个念头一度“消失”,但在我重新写下文字的那一刻,我知道它从未远去。

我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磨炼到足以承载这些故事的重量,能讲好一个故事。

如果你有故事,我非常乐意聆听。

坚持运动是最难做到的。

曾经运动带给我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改善了我的含胸驼背,也改善了我的腰椎间盘突出。

一月份我在KEEP上仅打卡了7天。上半个月我还在频繁出差,但这并不是理由,明显自己在一月份对此并不足够重视。

除此之外,完成了每周5天的英语打卡,并参与了【娜样复盘】的社群活动。

另一个状况不太好的事情是,我的视频号停滞了。

1月只更新了一条视频。

我也在这个月重新思考了自己对于视频号的看法。

做视频内容我并不擅长,但视频号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和名片。我不会放弃,比起单纯的放弃还是坚持,我更该学会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去更新,而不要被完美主义所拖累。

写到这儿,我发现自己仍然不够专注。如何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将精力专注在哪些事情上,精力和时间还需要重新进行分配。

2月份我需要学会调整精力,除了TO DO清单,更应该列一张NOT TO DO清单。

值得高兴的是,这一个月,思路倒是清晰了许多,能感受到内心能量的蓬勃生机。

因为早起、阅读和复盘输出的习惯养成,也让自己对于生活更多了几分掌控感。

我相信,生活不是一下子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种下种子,慢慢浇灌,用心栽培,才会结出相应的果子。

时间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