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趁着大年初三的日子,我们接着来聊一聊小品这个门类。
比起相声一百多年的历史,小品的历史厚重感就薄弱了一些,小品最开始只是艺术院校教学时的训练项目。1983年,斯琴高娃和严顺开表演的《逛厂甸》,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的第一个小品。
隔年,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 ,直接引爆了小品的浪潮,从此,小品成为了春晚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语言类节目。
往后的几年,陈佩斯和朱时茂这对黄金搭档,就在每年的春晚舞台上,准时准点地为我们奉献笑点。
最先打破这个盛世的,是赵丽蓉老师。
1988年,60岁的赵丽蓉老师,首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赵丽蓉和巩汉林的搭配,那叫一个天衣无缝,他们带来的作品,诸如《如此包装》、《打工奇遇》、《老将出马》等,至今都记忆犹新。
1988年到1999年,这十一年间,赵丽蓉老师八次登上春晚舞台,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然而生活中的她,却一字不识。
1953年,赵丽蓉和盛强结为夫妻,婚后,两人和和美美,还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但是没过多久,盛强就在劳动中不幸去世。
1964年,在姐姐的力劝下,赵丽蓉嫁给了小叔子盛弘,婚后,他们又拥有了一儿一女,不幸的是,女儿在7岁时撒手人寰,1984年,盛弘突发心脏病去世。
最后一次在春晚舞台上亮相时,赵丽蓉老师已经身患癌症,命运给了这位老太太太多的折磨,舞台上的她光鲜亮丽受人爱戴,生活中的她却处处面临离别。
盛弘去世的时候,赵丽蓉老师仍然在外地演出,她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时,痛苦地自责道,是自己没有照顾好丈夫,然而过后,她还是倔强地站在舞台上,把欢笑带给大家,因为站在舞台上表演,是她一生的使命。
当然,那些年和赵丽蓉老师一起并肩上春晚的,还有一大批优秀的小品演员,巩汉林、宋丹丹、黄宏、郭冬临、蔡明等,这批小品演员中,还有一些至今活跃在春晚的舞台上,这种坚持、热爱、奉献的艺术家精神,真的令人动容。
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作品,是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的。
赵丽蓉、巩汉林带来的作品《如此包装》,赵丽蓉老师一口唐山味儿的英语,潮流又搞笑,一度还带动了学英语的浪潮,时至今日,我们在聊到时下流行的HIP-POP时,还能在大脑中立马反应出赵丽蓉老师。
然而,这部作品是在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大门朝全世界打开,欢迎外国友人前来做客,也鼓励国人走出国门的时期创作的,它反映了新旧文化摩擦下碰撞出的火花。
宋丹丹、黄宏的《超生游击队》,是在计划生育的当口创作的作品,那个时期的小品,大都与社会热点挂钩,批判社会不良现象,它基本符合戏剧的创作方法,围绕人、物、事来发展一个故事,并且通过幽默的语言和恰当的动作,达到启发他人、教育他人、令人深思的目的。
所以小品最后的呈现方式多数是由喜悦转感动或者由搞笑转大彻大悟。
而再次打破这个盛世的,是东北籍小品演员赵本山。
从2001年的《卖拐》开始,赵本山就成为了每年春晚最期待的小品演员,许多人坚持看春晚,就是为了看赵本山的小品。
毫不夸张地说,赵本山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抛开了以往讨论社会热点的现状,开始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诠释作品,他擅长表现农民的质朴、善良与机智,有时候甚至还有一些小聪明。
还记得前不久刷屏了整个网络的鬼畜版《念诗之王》吗?当一个人的伟大,被记录在三分多钟的鬼畜里时,我们才会恍然大悟,曾经接受过太多他的馈赠,当“改革春风吹满地”能给所有舞台配音,而所有人的记忆都能在此刻产生共鸣时,我们才明白,不再上春晚的赵本山,依然是那个创作了历史的赵本山。
最近几天,我们都沉迷在相声小品里,在这个中国独有的语言节目里,我们享受着它带来的各种语言刺激,也许有过抱怨、也许有过不满,但回首当初,这些个优秀的喜剧演员,这些个优秀的喜剧作品,都让人无法忘记,当我们随口说出“来是come,去是go”、“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时,它的价值已经远远不可估量。
未来,春晚舞台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小品标杆人物,相声也会迎来再次革新,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关注保护和尊重。
【文字剧社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码子不易,关注一下呗!】
【文字人不容易,给颗小糖果呗!】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