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共同成长中的摩擦,总让人思绪万千

(原创/幻羽秋戈)


是不是应该为因为还活着而感到抱歉?

怒火中烧以至于开始语无伦次,呼吸紧促甚至于心跳骤停,这是在早更的阶段又紧密链接着教育子女的满腔激情,高效对接时产生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化学反应。

这一反应的结果,很显然,作为妈妈满是失望,作为妻子无比心伤。

因为怒吼会使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因为冷战会让家里失了温暖。

最后剩下的就是不协调的应激反应导致身在早更中不得志,为怒其不争的孩子苦口婆心后心律不齐,或者是为爱恨交加后的婚姻不和谐而让原来情浓意暖的爱情变成挖坑的过程。

为此,多少回默念游子身上衣,多少次讲解老大徒伤悲,多少次安慰自己应该孟母三迁志不易,多少个日夜回放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变得轻如鸿毛随风而逝。

一切都只是自以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也应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或者至少要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上进心促发而成。


无论失心疯也好,或者望子成龙心切也罢,为人母,教子总不为过。

因为坚决不同意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观点,所以读书有用论在个人观点中是认可的。因此我们会因为怎样有效读书而意见纷呈。

阅读以理解为主,定义性的含义并不需要死记硬背。书中自有黄金屋,意在领悟。书中自有颜如玉,意仍在领悟。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和想法不同,因此读书的目的在于扩充思维,拉伸神经导线,刺激个人理解力,最后达到书为己用的目的。

这一切看来是没有大问题的。

但当孩子还处在一个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阶段,我们的读书必然应是章节练习,词语,句子,段落,分析。之后,反复,笔记,背诵,默写成为积累的一个步骤,最终练就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这样的方法我是同意的,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惯的养成会成为一个人在人生路上是否熠熠生辉的标志。

为此我们在读书学习上,作为母亲的早更期女性,往往难以抑制自己的渴望,要求规束百分百无误,希望子女在面对初期学习时就能义无反顾的做到积少成多,去其糙泊,取长补短的圣人境界。

从一定角度看,作为妈妈,此刻是一种疯狂追求完美的极度不正常状态;作为妻子,让孩子产生厌学而导致夫君怒意恒生使婚姻家庭变得满目狼籍,似乎并不是一个对子女和家庭高要求的理性美的女人最初所想要的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有意无意的就这样重复扮演者我是谁,我在做什么的无灵魂角色。踏踏实实地让自己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欲速不达的境地。

是荒芜感,是紧迫感,是同一起跑线,是快乐才是目的的教育法则为根本,是人生能有几次博的理想挑战,还是晨钟暮鼓作息有序的普通生活,平安健康自然恬淡的随遇而安,都不能让身处焦虑之地,满怀希望之心的母亲对子女淡然处之。

如此,便有了为读书而努力的争吵,为学习才有前途的不懈驳论。

同时,我们在大呼小叫中寻求平心静气的转角,在一波三折的求学路上要么大张旗鼓的攀比成绩,要么小心翼翼的暗中努力,一切显得极不协调却轮番演绎。

心累,要吐血的感觉,不,是被掏空的样子。

毫无章法便是最根本的章法,生而为人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踏上没有再重头的漫途,谁敢逍遥自在到别无所求,谁又敢无所谓到放任自流?

若不能全心全意为某种理想而活,是不是真的应该为因为活着而感到抱歉?

当然,这一切的理想,都不能强加到下一代身上,寻求自问的同时,应更多体味自知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祖孙三代上乡台, 草根世家培英才。 乐声娓娓溪河岸, 曲音悠悠沁心来。 注:观蕲春文志强先生家庭春节团拜音乐会...
    黄晓红阅读 2,773评论 0 2
  • 1.我万分荣幸并深深感恩,每次醒来宛如重生,感恩有白天黑夜,昨日是非已如昨日死,不论昨天发生了什么,经过黑夜的沉淀...
    宇宙宠儿阅读 2,801评论 4 4
  • 从北京坐车来易县项目,在车上的时候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这么"忙"?总是把工作和生活弄的一团糟,把自己也折腾...
    Henry韩阅读 1,027评论 0 0
  • 今天是2017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依旧忙忙碌碌,依旧充实而开心。 晚上,陪小妞去The ONE排练。同行的有朋友的...
    成乐阅读 1,501评论 0 3
  • 昨晚老婆睡得比前几晚好,没有蚊子吵,5点多听有人说话,她醒了,害怕,但是怕吵到我,所以没有给我发消息。总之是睡得好...
    昕小驰阅读 3,1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