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新闻,程序员中的大神级人物,开发搜霸的主导者司徒正美先生36岁因颈椎病去世。在一般人的认知里,过劳与颈椎问题是元凶,原因在个人。但在我看来,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基础教育有所缺失。扼腕之余,联想到社会上各种学生培训风生水起、家长陪着赶场成为常态的今天,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考高分上名校成了很多家长的期望。但名校有限,能成为书法家、钢琴家、行业明星的毕竟是少数。或者你的孩子智力超群成为如司徒大神一样的学霸,但在未来人生路上各种险滩、意外似乎让人无可避处。这些现有教育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只能归于命运。无奈之余,有识之士也许会作出更深层的思索,有没有避开这些人生暗流险滩的方法,防患于未然?我们教育的着眼点与落脚点究竟在哪里?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回归教育的根本。
教育必须通过老师来完成。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按古人的说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对于授业与解惑,比较容易理解。现代教育分门别类,如循序渐进小学中学大学,则必有一技之长可以存生立业,是为授业。而在授业过程中破除各种疑问是谓解惑。但何谓传道,很多人理解为传播道理,这未尝不可,但太过笼统。按古人的定义,一阴一阳之谓道。则传道,实为体证与掌握阴阳运行的规律而致于平衡。因此,如何把阴、阳这种形而上笼统的概念落实在可见可证处,成为了问题的关键。而现有教育恰恰缺少了这一环。按一般人的理解,如何把德智体美劳整合成一个整体,是一个问题。
如何整合?按古人的观点叫不二。如在练武的过程中自然会生出对经络阴阳二气的体认,即是中医的知识范畴,为中医;即是格物致知,为儒学。也就是说,在古人的教育里,虽然也有分门别类,但前提是作为整体性的存在,互相穿插认知。你练武是在学中医,学中医又反过来验证练武中的体验。你弹琴里有数理之学,学数理之学又可以参悟节奏。这样才叫文理不分,文理不二。
因此在我看来,要破开文中开头的死结,首要在于完善我们的教育,赋予教育新的使命。教育的责任之一在于暴露问题,发现问题。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去改变,去完善自我,消除心理、健康、认知等隐患,才能称得上健康成长。古人讲因材施教,讲筑基。所谓因材施教,在于能清楚地认知到学生有什么,缺什么。如学生思维敏捷但体质弱,或好静不好动,甚或更深层的遗传方面的隐患,作为老师都应能有所照察。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补不足。而这决不是流水线式教育所能做到的。
知道了问题所在,也即知道了目的与标准在哪里,然后一点点的去引导改变,直至于有了一个不偏不倚的样子,包括身形、精气神、思维方式等,即筑基。根深才能枝繁叶繁,楼高地基必须要牢。人生更是如此,只有从身与心两方面去筑牢根基,人生之路才会平坦。但这恰是现有教育所缺乏的。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所立者,大道之根本,对阴阳之体认。然后再经过十年的修习,才能致于不惑。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按古人的说法,达于四十方有无惑不解的能力。而我们目前的状况是,现代教育偏重于专业技能培养,现有体系下老师所解之惑为专业之惑,而缺少对大道的体认,因此亦使授业成为技巧之学,通达者少。因此在我看来,文中开头程序大神的悲剧非疾之杀,实为自杀而不知。其聪明,乃天生也。其颈椎问题,乃后天之身形放逸也。则所受教育,实为放大了天生聪明之性,而于后天好习惯之培育实则有限。如若少年时能筑牢根基,认知到身形端正之重要性,形神兼修之重要性,而能养成好习惯成好自然,则此事变或可避免,其聪明才智亦能在更大的时间跨度内发挥,对国家、对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则程序大神之殇,亦为教育之殇,国之殇。
行文至此,在恢复传统文化已成共识的今天,更感到她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常时有家长问,内劲练字法又是练字又是打拳又是国学又是爬山,多且杂,到底想教什么?我把孩子送过来就是想写好字,如想学武术、舞蹈会去专业的机构。所谓术业有专攻,有此问原本正常。但我要强调的是,正如前文所言,国学原本是不二之学,在写字中本含正形正身之要求,而同于武学之要求;字之间架结构中本蕴阴阳变化之理,行笔之中自有精气神之运,而自含中医养生之至要。则写字、习武、养生、国学实为不可分割之整体。然后于整体中各有侧重,而有写字、练拳、养生、国学之别。部分必须以整体为前提,此点不可不察。若失此,则练字必流于技巧之学,而失养生之效,更失大道之基。因此,内劲练字法所要传授与训练的,实是一套身与心全面发展的全体智训练方法,写字只是手段,写好字只是这一过程的自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养成好习惯成好自然,达到身与心的健康成长才是我们的初衷。先圣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应以大道之修为根本,知识与体智训练并重,知识与体智训练不二,于内为养性益命,认知自我;于外为传承知识认知万物。至此方为性命双修、身心健康之学,是谓“大健康教育,全体智训练”。若果真能行于此,悲剧或可不再重演,人生、事业顺利无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