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这是现在的场景!如此最是能勾起思乡的情怀!
这段时间我总会有意无意的分析自己的成长过程,结果有一个奇妙的发现……我总是后知后觉!是的,这个形容很适合我!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我也分析过,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与我接受的传统观念有关,就是执着,较真,有些教条主义,总之就是刚开始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持怀疑抵触的态度,但是一旦接受了,那接受学习能力却是很强,这也算是一个优点吧!这也让我不至于太落伍!
后知后觉体现在哪里……我的童年算是一个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会有些内向吧,主见少,被动,容易受他人暗示,这也许是起因,作为从农村走到城市的孩子,更是需要接受很多城里的新事物,城里的孩子外向善言,活泼开放,玩的花样多,生活方式丰富这,就比别人慢了一步,我更多继承的或许是农村人的朴实,简约和内敛,不过后来的一起学习生活自然也会影响到我性格的一些转变! 但我就是后知后觉!
别人小学玩的玩具,我可能初中才见到,别人初中追过的电影,我高中才知道去看,别人高中看过的小说,我上了大学才学着去看小说,别人上大学唱过的歌,我现在才学着去唱,反正就是慢半拍……
这时有人会想,那你岂不是很笨,反应怎么这么慢,跟不上潮流!
我承认,我确实反应慢,甚至有点傻,固执己见,认死理,总后知后觉……但是,我想这样一路走来不后悔,虽然可能失去了弄潮的的即时乐趣,但我很踏实,很稳健,虽然可能会有波折,方向却很清晰明确!
在成长的阶段的后知后觉,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有韧劲,有恒心,坚定信念,塑造最好的自己,一定可以厚积薄发,不负所愿!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他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整个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剧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的最高优待。
曾国藩虽然天资不足,却肯下死功夫,有着极强的韧劲。书背不下来就一遍遍地背,直到背下来为止,正是这种韧劲的体现。而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每天做好三件事”的故事。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里面曾经说:“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而这些,只是曾国藩修身、为学、做人的态度的一个缩影。
就在这样每天做好三件事的过程中,人的学识在不断积累,人的心性在不断磨砺。
所谓量变而质变,那些一直在做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假以时日,比如十年之后,就会使你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曾经看似与你差不多,而没有这样的积累和磨砺过程的人,也将被你远远甩在身后。
西方有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每天3小时,只需10年。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笨人”曾国藩,正是这个定律的绝佳例证。
我在千里之外,长白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