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梗,家养的秋天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

       农历的七月,盛夏酷暑——那个微风拂来也带着焦灼的夏天终于悄悄告别,立秋时令后,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这样的凉意接连几天,而后忽然转晴,行在一步三滑的田埂间,你便惊讶地发现,哦!老白家可养着秋天呢!

       老白是谁?老白是德安乡曼达村一名普通不过的少数民族农民,年近四十,有着黝黑的皮肤,干练的身材,头发向后用水梳着,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笑起来,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很引人注目。同时他也是曼达村委会的干部,党支部副书记,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田间归来的老白

       老白在工作中很投入。曼达村是一个略显偏僻的村落,常驻户只有79户,到乡上有17公里的山路,脱贫攻坚中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时任副主任的他也带着大家修路,把泥泞的山道全部硬化,包括村内22公里的串户路,通水通电,修缮民房,户厕改造等等。繁重的村工作结束后,不忙时他就教我们说哈尼话,但往往他得赶着回家拉牛草喂牛、喂猪哩!

        肉牛养殖是曼达村的主要产业之一,全村存栏量在400头左右,虽然总量不算大,但户均存栏在5头以上,这也是在脱贫攻坚战中党和政府扶持的特色产业,另一产业是种植澳洲坚果,全村大约种植有1200亩,2016年陆续栽种,今年首次结果,往后每年都能量产,大伙也都盼着丰收呢。除此之外,产业薄弱的缺点也就暴露出来,由于雨水量少和山势陡峭的缺点,很难进行大面积的其他作物耕种,这也让村民们非常揪心,作物不能形成规模,就不能实现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也起不来,虽然已经彻底脱贫,但过上好日子,富裕起来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啊。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老白也忠实履行党员的职责,要致富就要改变,要摈弃等靠要的思想,要带领大家寻求突破口,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家不敢种啥,自己就带头实践。今年开春,他在自家的耕地中留出三亩栽种多年稻,经过半年的悉心栽培,就在昨天,他乐呵呵地邀请大家到他田里去看看,也就是这一天我们惊讶地发现老白的家中收藏着一整个秋天,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丰收,也是全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老白说,多年稻种一季收两季,再过三个月又可以丰收,亩产在500至600公斤,每公斤价格约在3元左右,如果辗好拉到集市上去卖,价格更高哩,将来给村民推广,大家一块种!此刻,我们正目不暇接地欣赏着这层层叠叠、绿油油金灿灿的田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个机械包裹的时代里,传统的打谷子也成为了田间地头优美的人文景观,勤劳朴实的庄稼人用汗水收获着喜悦,更是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的实际体现。

打谷子

郑燮有诗云: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虽是赞美兰花在艰苦环境里的卓尔独立和淡泊优雅,但我更觉该是形容立志于深山偏村中绽放希望的党的光辉!党员同志们以为群众办实事的朴素情怀,躬耕于田间,劳形于案牍,为的就是实践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老白,村干部们个个兢兢业业,支部书记老李也在积极试种甜菜、滇金银花等作物,希望为乡村振兴事业给出更多

的选择和答案。我们应该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终会在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如期而至,因为田间地梗里,盛开着秋天,绽放着蓬勃的希望。

丰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天水农民增收的总体情况 农民增收难,是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历史课题。近年来,天水市坚持把增...
    吾尕阅读 4,790评论 0 2
  • 神树咀村口 河曲县沙泉镇神树咀村,在脱贫攻坚的这几年里,在镇政府、村委会、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共同努...
    晋北文化阅读 3,247评论 0 0
  • 作者:王强 巍巍大青山,以其雄浑激越之美和优良的革命传统遐迩闻名。抗战年代,老区军民金戈铁马,同仇敌忾,前仆...
    封面作家阅读 3,392评论 0 0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7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96评论 0 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