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元节前后的夜晚,我是不允许彬彬和石先生出门的。虽然我上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但我仍信鬼神之说,因果报应。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在老家,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一般在中元节前一两天,大伯伯会提前看好日子,然后召集兄弟几个一大家子在我家祭祀祖先。
那天一大早,妈妈得提前准备好供桌,上面摆放酒水供果,再恭恭敬敬将爷爷奶奶遗像请上桌并焚香祭拜。准备好这些后,妈妈大伯娘婶婶几个妯娌就会在厨房忙碌起来,准备祭祀祖先的丰盛饭菜。爸爸兄弟几个也没闲着,大伯伯是长子,毛笔字写得非常漂亮,每年由大伯伯写包,爸爸叔叔几个则分类捆好。
中餐和晚餐前,大伯伯得先放一串鞭炮请示祖先,然后全家老小轮流在供桌前焚香跪拜,请求祖先保佑。祭拜完之后,大伯伯在大门口洒酒水,请祖先享用丰盛的食物。我们则站立在旁边等候。大概十分钟之后,全家老小才能上桌吃饭。
到了傍晚,则烧包了。烧包也是有讲究的,大伯伯也得先看好时辰。从门口开始插香引路,每隔两三米插上三炷香。到达烧包地点后,还得将香插在地上围成一圈,大伯伯再次鞠躬请示祖先,接着就是最重要的烧包了,就是对堆砌好的包用纸钱点燃焚化,边烧边念先人的名字请他们各人来认领自己的钱,请求祖先保佑子岁后代平安顺遂,有什么需要托梦告知。
烧包结束后,所有家人得直接回家不得回头不准再出门。
不信鬼神吧,可是小时候在我身上发生过一件很离奇的事情。
我读三四年级时的一个暑假,正值双抢时节,一天傍晚,我在扫堂屋前坪,几条狗争抢着一块骨头横冲直撞跑过来,将我狠狠撞倒,后脑勺砰的一声砸在地上,当时就昏迷不醒了。到了半夜,开始发高烧呕吐,妈妈急得不得了,请来村里的赤脚医生给我扎银针,头上手上都扎满了。
第二天醒来后,白天看着挺正常,到了晚上就大声哭闹整晚不睡觉。那时农忙时节,村民们白天劳累晚上只想睡个好觉,可是我的啼哭让邻居们不胜其扰。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半个月。
外婆听说后,要妈妈带着我让三叔外公看看。三叔外公德高望重,大家都说他通神灵。他轻易不出山,得病人家属虔诚地磕三个响头他才瞧瞧。
妈妈给三叔外公磕了头,三叔外公瞧了瞧我,说:“这孩子是走游家了,魂魄在外飘着呢!没事,你先回去准备一些饼干糖果,天擦黑我再过去。”
傍晚时分,三叔外公到外婆家了,要妈妈准备供桌到房屋前坪,然后他在供桌前挂了张写满符文的番,接着要我朝屋内坐着。他对着天地拜了拜,喊了七声要我回来,喊一声我应一声。(有点像现在孩子受了惊吓晚上喊魂)喊完后让我吃了点供桌上的饼干糖果。最后嘱咐妈妈这三天晚上不得让我出门,而且得睡在同一地方不要换床。当天晚上,我就不哭了,睡得很香甜。妈妈外婆才放了心。
又到中元节,我又想起家中隆重的祭祀。愿逝去的亲人在天堂安好,愿活着的人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