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李建成
第47章 青葱少年
1975年,横村有了自己的小学。新小学建在对面的山角下,离四队有一条垄。按横村的地理位置来说,建在马路中间大队部那里,全村的中央,孩子们上学最方便。
但不知为何,学校建在对门山角下,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小孩上学要从田坎间的小路走,而遇到下雨天,一路上都是稀泥,不少小孩会摔跤,不摔跤也会沾一身的泥巴点。但不管怎么说,比原来到邻村上学方便多了。
李建成与徐刚,这两个从小就在一起玩耍,一起在小溪里抓鱼,一起到山里采茶片片、乌苞苞,一起到田里割猪草的小孩,又一起进入村小上学。
同是一个队里的小孩,又在同一个班,免不了家长邻居拿两人来比较。徐刚从小表现出超过年龄的成熟,从小学一年纪开始,就是班长。农村小孩,走在路上互相追逐打闹,从没个正形,身上也是脏不拉几的,而徐刚上学常穿着干干净净的白网鞋,走路端端正正,也不和同学嬉戏打闹。
李建成则文静内向,不爱作声,别的小孩胡蹦乱跳时他只是在边上呆呆的看着。刚进学校时,徐刚成绩独占鳌头,而李建成虽然也表现尚可,但并不如徐刚出类拔萃。到了四年级,李建成的学习成绩开始更胜一筹。
尤其是数学课堂上,老师写出一个题目,其它同学还在云里雾里时,李建成已经报出了答案,让老师惊诧不已。老师与其它同事聊天时说,这个班将来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就是李建成。说他性格文静,头脑清晰,学习自觉。
一次李建成的母亲杨利梅、与徐刚的母亲周翠花还有姑姑徐慧一起在队上出工,不知怎么聊起了各自孩子的学习。徐刚的姑姑徐慧说徐刚成绩好,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李建成的婶婶则说听老师讲,李建成脑子灵活,更有前途。
徐慧不服气:“成绩好怎么没看到评三好学生啊?”确实李建成因为性格太内向,体育成绩也不好,从来没有评过三好学生。李建成的婶婶说:“三好学生不见得就会读书,将来考大学是看分数,不是看你是不是三好学生。”
小学毕业时,成绩差的就读乡中学,成绩好的则考区一中。当年全班,只有三个学生考上区一中。李建成第一名,徐刚第三名,第二名是一个女生,叫杨柳。
杨柳与徐刚、李建成同为龙口乡横村四队人,杨柳的父亲杨剑与李建成的父亲李振中当年也是同学,关系还十分要好。从小,邻居们就开玩笑,说两家结亲,杨柳将来长大了要嫁给李建成。
李建成每次听到邻居这样笑话都脸憋得通红赶快跑掉,在学校也一直不肯和杨柳多说话。整个四队人家的房屋,是沿着一条小山脉的山腰而建。杨柳家住队头,李建成家住队中。两人分别从家里往对面山坡的学校走,在路上就难免会碰到。这时李建成要不就加快速度,要不就故意走慢一点,从不肯与杨柳同路。
放学了,按规定要排成队回家,一个队的排成一队。李建成总是离开学校后就飞快的脱离队伍往家里跑。
横村离城里不算远,但也不近,三四公里,周末李建成有时候会挑菜到城里卖。十一二岁的年纪,挑一担几十斤的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次李建成的菜没卖完,还剩一小半,不得已又挑回来,正好让杨柳碰上。
杨柳见李建成挑着菜还要上坡颇感吃力,就提出让她来挑一段。李建成死活不肯,两人在路上拉扯起来,路过的人看着发笑,急得李建成脸憋得通红。杨柳回来后和家人说李建成傻,宁肯自己挑着菜跑,也不肯让她帮一下,在邻居间传为笑谈。
李建成不是对杨柳没有好感,只是他天性害羞,不敢和女生交往。杨柳比较早熟,个子葱葱的拉得比李建成高了一截,做事大方利索。很多杨柳觉得稀疏平常的事,而李建成却畏缩不前。邻里之间对于两人的笑话,杨柳可能根本没放在心上,只当李建成是同学而已,但李建成却很在意。心里对杨柳有一种好感,却又生怕别人说三道四,所以尽量避免与杨柳有任何接触。
李建成怕与杨柳接触,还缘自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杨柳不仅人长得周正,她父亲还在城里的派出所上班,邻居们都说她不久就会转为城市户口。自己一个农村伢子,哪配得上城里人呢?除非,自己有一天考学校出去,也成为一个城里人。
到乡中学上学的人,基本上是混完初中就结束学业,或回乡种田或进城打零工,还从来没有人从乡中学考上过学校,不要说大学,中专都没有人考上过,从老师到学生都是混日子。进入区一中,则是将考上学校当作奋斗的唯一目标,本科也好、专科也好,哪怕中专,只要能摆脱农村户口,都算是一种成功的出路。
每年区一中初中都有好几个考上中专,高中考上大学的也有十几个,复读以后考上的就更多。那时能一次性考上大学的很少,多数都是通过复读以后才考上,有的复读了三四次,甚至有六七次的。同学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他们还在复读班为着大学梦,也可以说是脱离农村梦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