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弟弟在家里的微信群中说了一句:“再一次翻开《目送》这本书,读第一篇的时候,差点哭了出来。”
我感叹了一句:“你终于读懂了!”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仅是因为备战高考的阅读题中,有《目送》这篇文章。初读时,被文中的场景描写和行文结构所吸引,得知龙应台有一本同名书籍,便去书店买了回来。回到家中,细细翻阅书中的篇目,诚实地说,并不能完全读懂。
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工作,这本书我翻阅过许多次,每读一篇,每读一遍,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旧书如老友,相似也不同。
后来等到弟弟备战高考时,初读此文的他,无感。迫于应试的压力,我只能将这篇文章“肢解”:
结构上——六个事件,三个人物,两种身份,一段重复;
内容上——“我”的身份转变,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角色的不同;
语言上——哪些词句就有表现力;
体裁上——文章如何体现散文的“形散神聚”;
运用上——如何将这篇文章转化为你作文素材的一部分;
……
说实话,看着弟弟似懂未懂的神情,我为这篇文章感到悲哀。
不是因为弟弟不懂不懂如何答题,而是因为如此经典,却要硬生生被我破碎掉,那种美感和韵味,那种深度和思想,在一个几乎没有共情感知和社会阅历的孩子面前,我无法表达。因为有些文章,有些感受,只有自己明白,他人的言辞无力。
又想到了前段时间在线上诗词读书会时,重读苏轼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初读这篇文章,是初一下学期,语文课上。时至今日,还记得语文老师提着录音机,在课上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然后逐字逐句解读,大家齐声朗读的场景。那时的我,完全不懂这篇文章的真正旨趣。
这几天因着一个契机,梳重新理中学语文阅读题的解题方法。读着那一篇篇或优美动人或发人深省的文章,不少让我心头一疼。回想起数年前,自己作为考生在备战高考时,对相同的篇目的感受,和今朝的差别。
自初中以来,我每天阅读写作,从未停歇。自认为感知能力不差的我,对许多应试时的文章尚且无感,何况许多缺乏阅读积累的同学呢?其实这是一种悲哀啊!
回想起数十年的应试教育,我们习惯了答题模式,而忽略了学习本身的美感。当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词变成试卷上的一道道试题,当一段段历史变成索然无味的知识点时,我们似乎忘了,文学和历史最初的模样。
写文章的是成年人,选文章的是成年人,出试题的是成年人,给答案的是成年人,阅试卷的是成年人,却让一群几乎没有社会经历和人生阅历的孩子,去写下矫揉造作、故作高深的答案,于我而言,这是笑话,也是无奈,更是悲哀!
当诗词的美感变成实词虚词默写,当散文的美感变成概括分析感想,当历史的趣味变成概述意义解析,这是一种敬畏,还是一种亵渎?许多人的文史知识,留在应试的那些年。如今回想起来,不禁疑惑:我的语文学了什么?历史学了什么?不知道啊。好像只有试卷上的试题而已。
其实,文学历史,还有许多曾经的学科,真的不是中小学书本上的样子。不是否定应试教育,只是想说,长大后的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阅读和感知?
没有目的,不为什么,做一些看似无用的有用之功,或者说是看似有用的无用之功。因为你的成长和经历,曾经读不懂的,慢慢就明白了;曾经以为重于泰山的,慢慢就云淡风轻了;曾经无比钟情的,也许更加热爱,也许渐渐无感;曾经嗤之以鼻的,也许学会思考,也许慢慢喜欢……
而这些,是对文本和史实的尊重,是对过往和当下的审视,也是对如今和未来的深思……
重新认识一些人,一些事,一本书,还有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