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书越多,发现越多好书,这辈子也难以读完。
缘于笔友砍柴的推荐,始知刘亮程。1962年出生,新疆沙湾县人。他劳动之余,用文字写着他生活多年的新疆小村庄黄沙梁。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在Kindle找到这本书《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
一般以情节取胜的虚构类文体,很快就可以囫囵吞枣地读完。但这本书却读得很慢。因为这是一本很独特的书,真想久久浸润其诗意的表述,哲学的思想中,不忍快快读完,舍不得合上书卷。
【2】
这本书写的是小村庄黄沙梁。
黄沙梁,这是个“户不过百,人不足千,东西跨度也就几百米,那头咳嗽一声这头也能听得清清楚楚”的小村庄。
作家用细腻的笔调,描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一条土路、一截土墙、一个洼地、一缕炊烟、一棵榆树、一顿晚饭、一只小虫、一只老鼠,一根树枝、一根木头……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态,每一样事物都活出了生活与生命深层次的意义。
在刘亮程的“村庄”里,那里人花共笑,人虫共眠,人畜共居。
在作品中,他读懂了一条狗的悲苦、一头驴的沉着、一只猫的恐惧,甚至是一棵草、一根木头的苍白见证,还发现树与人是有共同趣味的,树不仅记住自己的事,还帮人记住人的事。树的趣味只有与它有着共同趣味的人才体味得到。
以致读完这本书,再行走大自然,也忍不住对着一花微笑。
但又发现,刘亮程的村庄似乎又不是随便就可抵达的村庄,它需要行走者有足够的心力与智慧。那只是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而我却没有属于我的村庄,我只是对着花朵傻笑,同时害怕蚊虫叮咬,更无法忍受人虫共眠。
【3】
读这本书,带来一种全新的体察世界的方式。
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人是“大写的”,最高级的生命体,是万物的灵长。因此,“万物”与“我”的关系是“我”主宰“万物”,“万物”为“我”所用。
古今中外写花卉树木的文章不胜枚举,内容则大体可归为两类,一类是托物言志,一类是科学探究。
而刘亮程的视角甚为独特,作家取一种完全平等的视角来体察世间万物,人只是万物之一种。
驴日日看着我忙忙碌碌做人,我天天目睹驴辛辛苦苦过驴的日子。我们是彼此生活的旁观者、介入者。
因为这种对“万物”的体悟与敬仰,才使得刘亮程达到了物我相融之境,生命也更加厚实。
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都是人的鸣叫。
【3】
作家又不仅仅在写村庄中的物,也写村庄中的人们。
村里的人们最本色地生活着,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掩饰地生活着。从他们身上,也几乎看不到文化,看不到政治。他们几乎近于自然!
心随风起,心随风行,心随风远,风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说不清人们在期待什么,活着活着就到了别处。读书、就业、挣钱、购房、买车、休闲……成了人生“流水线”。为了生存,为了梦想,人们越走越远。做着也许早不该做的事情,走着早就不属于自己的路。
亲人们逐渐消失,村庄也不在了。村子寂静下来,远远近近,没有人说话的声音,也听不到走路声。作者一样,终于还是拖着一个悠长的背影,从他生活的村庄——黄沙梁,到了沙湾县城,最后到了乌鲁木齐。
家是很容易丢掉的,人一走,家便成一幢空房子。一切的一切,都将在一场风中飘散。结束吧,世间还有另一些事情,等着发生呢。
无论冯四,还是张五,当宏大而神秘的一生迎面而来时,也慌张过,浮躁过。但最终平静下来。每个人都只是按照各自的逻辑与方式完成自己的一辈子,不过迟早。
其实人的一生也像一株庄稼,熟透了也就死了。一代又一代人熟透在时间里,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谁是最后的收获者呢?谁目睹了生命的大荒芜——这个孤独的收获者,在时间深处的无边金黄中,农夫一样,挥舞着镰刀。
【4】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家园与乡愁却成为永恒的主题。
住多久才算是家呢?
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走动、居住和生活,那不是我的,我不会留下脚印。
人虽已离开故园,但目光留下了,心留下了。谁也带不走谁的秘密。
作者虽然远离故园,但他并没有从“他的村庄”中真正走出来,也不可能真正走出来。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心中的牵绊。黄沙梁,作者唯一的去处与归宿,也成为他作品中写不尽的主题。
许多离开村庄去跑世界的人,最终都没有跑回来,死在外面了。他们没有赶回来的时间。
这些质朴简单的话语,却深入内心最深处,触摸那坚硬而又柔软的时光。
我清楚知道我已漂洋过海地走得很远很远了,但我不知道我能否还会赶回去。
一个村庄里肯定有一大批人把孩提时候的梦想忘得一干二净。多年以后,当我们融入城市回眸早已逃离的村庄,我们会发现,我们已失去了很多,比如本色、自然、静观、从容、达观……这些最原始的生命印迹,都随着村庄一样消失了。我们还能拾回这些吗?
世界越来越繁华,但我们不能没有根,村庄是我们共同的心灵家园,是我们的共有的根。
有根的人是真实的,有根的民族是真实的,有根的人类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