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想着去烫个头,于是昨天便去了最近一年常去的那家店,我记得半年前还被忽悠着充了卡的。
虽然充值不多,但是按照我这种半年进一次理发店的频率,估计是很难用完的。上一家充值的理发店,最后就卷款跑路了,所幸里面的余额已经不多。这一次,如果能用完余额,就再也不充值了。
进门,迎接我的便是热情的呼喊:“冬冬,你来了呀。”不得不说,记性好、嘴甜,销售最大的优点都集中在了这个洗发小妹的身上,她年龄跟我相仿,但是性格活泼到让我怀疑她比我年轻十岁,不,我年轻十岁也不像她这般活泼。上次来洗头,这次来烫发,她都扯着我从家长里短聊到天文地理,直到后来忙别的去了,她终于不再跟我闲谈了。
这期间,她又贴心地点了一杯奶茶给我。
不过,我总会理性地思考:这种种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冲着的便是我手头的钱。因此,我跟她说话便是不咸不淡,思索着哪些能说,哪些不该说。于是便总有一种感觉,她说一堆话,我得想好久才敢接一句。
洗头小妹的话不敢接,理发师的话更是不能信。上次我问了一下卷发大概要多久,理发师说三四个小时,结果我坐了近6个小时,腿麻腰疼不说,还失去自由。头发被某加热器吊着时,我感觉我的灵魂都要被其掏空了。
到了晚上10点,我才出了理发店。6个小时的心理准备,想着怎么忽悠我我都不充值,没想到人家没按常理出牌,说卡里的余额留着下次洗头发来用,这次不如直接给吧。其实我也不知道余额还有多少,但是上次也就充了500,一家老小剪过几次头,怎么样也不会留很多钱了,也就信了她的,直接掏钱了。
时间花费不少,改变确实挺大,以至于一晚上我总担心会睡成鸡窝头,好在今天也看习惯了。但是这种过于热情的陌生人还是让我有点害怕,总觉得彼此之间要保留一点安全距离才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