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10
年的神秘、喜庆和庄重以及期盼都在爆竹春联的装饰下,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尤其是老家农村过年的氛围,更是让人留恋。没在老家过大年夜,似乎已有十多年了,那很久之前的记忆,随着子夜的爆竹声,再次泛起……
除夕贴好春联,便去村外的坟地请先人。到家了,便净手,祭祀东土司命灶君、财神、土地神、井神马王神等。接着便在自家的大门前鸣放鞭炮,以示宣告旧岁的结束和新春的开始。守岁,是最温馨的场景,是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包饺子,扯闲话、看电视的幸福时光。子夜,在忽远忽近的爆竹声中,敬神祭祀祖宗、打醋滩,吃臊子面。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给老人拜年,老人给娃们发压岁钱。
初一不出门。这一风俗是说不走亲戚的,我想这怕是让一家人好好团聚、在家歇息的最好借口罢了。中午,团圆的饺子是简单而又滋润的;晚饭前的祭祀也是免去不得的。这边是过年。
初二开始走亲戚,初五夜送神仙和祖先。初六开始送灯笼。十四迎接神仙祖先准备过元宵节,如同除夕的程序,十六夜送神。正月二十三是小年,年的气息就算彻底过完了。
老家的新年,就是在许多程式的礼仪中,代代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