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文学作品有个共同特点,写的是书中的主人公,也是你和我,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去上学的路上》这套书也是如此,莉薇像极了每一个孩子。
像每个孩子那样,莉薇总是磨磨蹭蹭,明明一分钟能办到的事儿,她也能胡搅蛮缠出个半小时的独角戏。妈妈着急着催促她起床上学,她却变着花样顾左右而言其他,悠哉悠哉、极尽拖延。
身为一名2岁孩子的妈妈,尽管还不用送孩子去上学,但如此这般拖延战术的戏码也几乎天天在上演。差不多和这个系列的《去洗澡的路上》描述的一毛一样:我说旅宝该洗澡了,他要求讲个故事再去;我说故事讲完了该去了,他又提出开个大巴士再去;好不容易同意了、洗上了、洗完了,我说旅宝快来擦干吧,他坐在浴盆里乐滋滋地马上宣布没洗完、还要洗。每天两场拉锯战,时长时短,终归雷打不变。
总有忍不住耐性的时候,也许,可以阅读一下这套书——看一看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莉薇极易受到挑逗和分散的注意力,使她的大脑异常活跃,一条在大人看来稀松平常、几乎可以忽略存在的上学、洗澡、睡觉之路,于是成为了一条充满奇遇和梦幻的想象之路,伴着色彩艳丽的图画,跳入我们的眼帘,令人忍俊不禁。
去抽屉里拿换洗衣物,变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海盗大冒险;躲在浴室的门后面,就悄然变身猎豹,嗅探着金花鼠妈妈的气息,猫鼠游戏就此上演;口渴了立马现身在无垠沙漠,必须随着驼铃寻找水源……。
我不得不承认,我真是太佩服莉薇的想象力!似乎,她的目光所及之物,都能经由小脑袋瓜的编排,霎时演绎成一出充满细节的舞台剧,并且剧情不断跳跃、延绵不断。
可是,这似乎又不仅仅是想象力。
我回想起,旅宝也曾指着阳台上随风而动的我们晾晒的衣服,向我报告:“妈妈,你看,衣服在荡秋千!”他还曾对着小路旁头顶上沙沙作响的树叶由衷赞叹:“大树叶和小树叶在唱歌呢”。
书中的莉薇或许就是那么想的吧,不需要费力去“想象”。世界对她来说仍旧陌生,有那么多的事物仍旧充满着吸引力,新鲜地包裹着数不尽的未知,她必须去感受。带着饱满的热意和深深的共情,亲自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她会不断被吸引、不断地联想、不断地类比、不断地演绎。一次、两次、……无数次以后,从陌生、到熟悉、到了解,慢慢才会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像个大人似的,令一切回归平淡和索然无味。
我意识到,在我眼中的拖延和贪玩,是孩子们认识这个陌生世界的一种方式,甚至是自然而然又唯一正确的方式。
因此,莉薇不能对我们熟视无睹的路和路上的风景无动于衷。她必须受到那些风景的挑逗!也必然感到那些风景带来的快乐!也难怪,旅宝对这套书爱不释手,每一个想象场景的转变,都能引起他咯咯咯的欢笑。
有人说,和孩子说话,要蹲下来,因为同样的视线高度,才能让我们真切地理解孩子。那么,我们真应该感谢这套书的作者,让我们有机会蹲下来,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领阅到那呱呱叫的开心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