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谈谈大热的罗辑思维。在我看来,罗辑思维与高中的应试教育没有本质的区别,效率高,目的性强,这样的方式非常适合学习技能,却不太适合培养兴趣。引用费曼的话:

从前我随兴之所至——我不会忧虑这究竟对核子物理的发展是否重要,只会想这是否有趣,好不好玩。还在念高中时,看到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流逐渐变少,我很好奇能不能研究出它的曲线,而我发现那并不难。事实上,我根本没必要去研究它,它对科学发展也无关重要,何况那问题早有人研究过了。但对我来说毫无分别:我还是会发明些什么,为了觉得好玩而做物理。

罗辑思维倡导的是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给你讲完这本书,你就不必再自己花上7,8个小时去阅读原著,知识学到,结论掌握,水平提高,可以直接去用,这非常符合现代人的节奏,也是他作为一个媒体人擅长做的事情。不可否认,他成功的促进了很多书的销售以及让部分人开始阅读,比如说现在大火的《未来简史》和之前卖到脱销的《经济解释》,但他这种倡导1个小时读1本书的理念我实在无法认同。
一方面,阅读本身就是种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就是大量的阅读,如果一味简略阅读,这种能力无法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很多书籍的精华并不在结论,而在探索的过程,甚至于很多结论本身就是错误的,但是过程可能带给人启发。读书和销售这种结果导向的东西不同,它更在于探索学习,无休止的前行,而不仅仅是达到某个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篇收集作者 2016 年 12 月期间的一些或成熟的或不成熟的想法。字数约 5060 字;阅读时间约 20 分钟...
    EncyKe阅读 3,954评论 0 0
  • 每棵树都是自己声音的囚徒 ——读书随笔之七 王雪茜 作家与心理危机 春色荒芜 绒黑的沟 在我身边爬行 没有...
    伊人雪茜阅读 4,914评论 6 4
  • 写在前面的话:可能到现在我说不清到底想要什么,但我讨厌浮躁,讨厌一事无成,更讨厌急功近利。周国平的书恰恰处于一个安...
    薛薛聪阅读 3,723评论 0 1
  • 人每天都需要思考,就跟每天要呼吸一样,最简单的早晨起床会思考今天要穿什么衣服?早晨要吃什么?上班途中会思考今天...
    追风筝的女孩CN阅读 2,844评论 3 3
  • 最近在一个项目中,需要实现这么一个效果:显示一张地图,通过点击不同位置,来切换点击处的行政区域,效果图如下: 在此...
    PlutoMa阅读 5,422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