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红楼梦》,不知道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不知道费了多少人的心思,却到最终谁也没有将真相揭开。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上个世纪在中国的朦胧诗派的顾城写的诗一样: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
读完这首诗,似乎谁也明白诗人是在讲爱情,但又说不明白诗人想要怎么样,诗写的是谁,那个人为什么看云时很近,看我时很远,一切就像一个谜。而《红楼梦》恰巧也有这样的特质——朦胧性,从故事情节上看书中全部的情节都很清楚,叙述的也是日常的琐事,谈不上朦胧,但是从《红楼梦》的整体结构上看,从读者的阅读体验上看,《红楼梦》是朦胧艺术的典范。
同先前的一般世情小说结构不同,《红楼梦》很大胆的先将结局告诉了读者,才开始慢慢叙述。《红楼梦》有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梦境里看到了一位警幻仙姑,在仙姑的带领下窥探到了一些册子。册子里记录的金陵十二钗便是读者借着贾宝玉的梦境,想要告诉我们的《红楼梦》的结局。甚至可以说,这个章节里假若除去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的话,金陵十二钗便是专门给读者看的,因为当时的贾宝玉十多岁的孩子,完全看不懂十二钗究竟是何物?这便是曹雪芹智慧的设计。
判词揭示了每一个人的命运,但又含糊其辞。从人物的整个命运历程看,判词很合,但细细品味却发觉,这些判词安放另一种结局也讲的通。我读《红楼梦》常常有一种体验,每每读到《红楼梦》里某一个女子的命运有了较大的变化时,便要返回第五回看一看这个人的判词和曲子。尤其是读过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后,感触最深的就是朦朦胧胧的判词。
因为这些隐约、朦胧的判词,原本只有一本的《红楼梦》,成了无数本,喜欢《红楼梦》的人成了无数人。我们假设,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的时候没有用诗词做判词,而是清清楚楚的告诉贾宝玉梦到了金陵十二钗都有何命运,或者直接就没有判词,《红楼梦》还会有这么珍贵的研究的价值吗?
《红楼梦》经久不衰,十二支判词功不可没。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作者。
作者:公子曰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