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不好意思,这真的不一定

引言:没必要沉溺于伟大理想中无法自拔。

“坚持就是胜利”

“努力就会成功”

“只要...就...”

相信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是被这么教导的。并且长辈或媒体给我们打鸡血的时候,会举一些诸如马云、任正非、褚时健等例子。

然而,现实中,努力与成功之间并不是如此简单明了。

01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

这些例子中的各位,的确是成功了,而且的确很努力,但是,无法得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楚霸王项羽横行天下二十年,历经大小战斗近百场,却于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乌江边自刎而死;

岳飞岳元帅,北宋末年投军,曾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血战大小数百次战斗。也曾经先后收复多处失地。却遭赵构、秦桧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牛顿公爵于功成名就之后,致力于炼金术的研究,投入几十年,一无所获,终归一场梦。

曾经的“北京IT四少”之一茅侃侃,自小就被视为“神童”,在创业中,挺过多次危机,最终因公司的资金链断裂遗憾自杀。

诸如此类的例子非常多。

02努力为什么不一定成功?

努力是成功的具体因素,而且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

成功是一个状态,对于不同的人,状态的表象不一,有的是身居高位、有的是年薪百万,有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具体的必然联系。

有时候我们会把目标定的很大,希望自己能叱咤风云、成为一方“豪杰”。

然而世界很小,无法容纳这么多人的雄心壮志。

往往有雄心壮志的人,最容易陷入痛苦。因为其“大志向”,往往容易碰壁,一旦遇到挫折,理想主义者会陷入自我怀疑,会因为看不到希望而痛苦。

成功自然也和自己选择的方向有关。

比如互联网时代,总不能选择“BB机维修”专业吧。

又比如最近因政策限制,教培行业迎来寒冬,如果有人还一头闯进去,真可以说是勇士。

成功也和机会有关。

机会往往就像南方的雨,说下就下,不会在乎你有没有准备好伞。

没准备好,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抓住,一飞冲天。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正如这首歌《真心英雄》里唱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里的时间更是宝贵的,想利用好这宝贵的时间,就得靠我们去把握机会。

成功也和有效的努力有关。

游戏中有个概念,叫“APM”,即“手速”,指的是—每分钟操作的次数,例如在“魔兽争霸3”中,手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玩家的水平;

但是如果玩家乱按,疯狂拍键盘,APM也会很高,但是游戏肯定会打的乱七八糟,因为其“有效手速”很低,没有将操作转化为游戏上面。

我们的努力也何尝不是呢,有人每天早九晚五,晚上还加班到深夜,但是成就可能比不上按点下班的人,有可能就是“有效努力”不如别人。

有的人上班喜欢水群(指的是在群里闲聊)、听歌、看论坛..看似用了很多时间,实际投入在做事上面的却很少。

03不成功?怎么办

古龙的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里讲述了一对厨子在饭馆打烊后,会给自己炒盘菜,两人对饮,非常惬意在。他们的生活有希望,就是因为一天还有那么一两个时辰。

我们往往会为自己构建一个心智,成功=挣钱、成功=成为NO.1等等。

一方面给自己立了志向,一方面也为自己树立了牢笼,自己需要为自己的大志向兢兢业业。

在这个心智的禁锢下,一步步向前走,燃烧生命。

我们也许可以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呢?

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以前是个非常懒惰的人,为了改变现状,制订了一个计划:1天1个俯卧撑;1天读2页书;1天写50个字。

在我们看来,这根本不是计划,但是通过这个计划,史蒂芬在从2004年起在美国各大自我成长类网站上发表了许多文章。

2011年,他开始运营自己的博客Deep Existence,为读者提供自我成长策略方面的建议。并出版了多本书籍,其中《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影响了非常多的人。令很多人豁然开朗。

没必要一开始就立下大志愿,比如“我要一年读200本书”“我要每天晚上跑5公里”,这种志愿往往是为了自我炫耀和满足,似乎立下了志愿,就一定可以完成(如同办了健身卡的人,几乎都坚持不下去锻炼)。

可以把自己的目标放在身边触手可及之处,可以像斯蒂芬一样,把目标定的几乎不可能无法完成。

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逐渐提升。直到坚持到有了顿悟和思考,厚积薄发的那一天。

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身边的人和物,只把眼光放在终极目标之上,然而生活却由一个个过程组成。

如果将自己的心智树立成“成功才会幸福”,那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一定是不幸福的。

让大志向占据我们的大量时间,会让自己的精神压力巨大;不如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开心且充实。

即使是追逐理想的过程失败了,过程中的积累、感悟,何尝不是人生财富呢?

04“有意义”不如“有意思”

现代社会流行“躺平”,实际上真正“躺平”的人非常非常少,大多数人是用来自嘲或调侃。

如果我们感觉压力大,可以放过自己一阵子,“躺平”一会儿,三个月、半年、一年,给自己松松绑,躺到实在感觉没意思,还不如做些什么,找点自己感兴趣的、有意思的事情做,未尝不可。

有意思的事情,区别于“有意义”的事情一个是从自我延伸出来,自我的感受;

“有意义”的事情往往代表个人的热爱一个是从社会价值延伸出来,更多是别人的感受。“有意义”的事情往往代表了集体道德、集体思维;

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实现触手可及的成就,更能坚持的久,也更能获得持续的成就感。

比如爱画画,可以多学多练,发展自己的艺术方向;

比如爱写作,可以多写多发文章,做个写手;

比如爱插花,可以经营自己的小花店;

比如爱手工,可以开个自己的个性手工店...

理想就是这么直白,当然,如果自己能看到诗和远方固然好,如果看不到,实践一下你关心的小目标也挺好。

众生皆苦,没必要沉溺于伟大理想中无法自拔。

我是水水,希望你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