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有位朋友的朋友圈信息让我有非常大的触动。
这位朋友是我大学时期的班长。学习刻苦,人品端正,从大一开始便定下了留学的目标,连留学的国家都明确而独特---法国。起码在我们专业领域,大多数人留学的目标都是美国或者德国,把法国作为目标在当时的我看来只感觉非常陌生。于我,想到法国,跃入脑海的是奢华的品牌店,沧桑的凯旋门以及工程课上作为范例的埃菲尔铁塔,仿佛与大学求学完全属于不同的世界。自然,我也并没有将朋友的当时的想法当真。
然而今天早上,我撑着千斤重的眼皮,挤在嘈杂的班车上,打开微信,点开朋友圈,第一条便是这位朋友在法国传回来的,关于自己参与一个校企合作项目的感受。读完那条短短的200来字的朋友圈,我衷心的为这位朋友感到高兴,也不由得感受到浓浓的peer pressure。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毕业合照一起穿西装打领带,举着自拍杆互相戳来戳去的傻子们,今天已在法国为我带来工程界项目的流程感悟,自己曾经在学校时的迷茫,也已经在办公电脑前逐渐清晰。这仅仅是毕业一年后的我们,那,十年后呢?最终我们会走向何处呢。非常矫情的,我攥着手机在班车上开始紧张地思考。
从毕业开始,朋友和我的人生道路已开始了分岔。踏实的朋友选择了在工程专业上的砥砺前行,而我则走出学校,选了份商务的工作。一年过去,22岁已成为回忆,在23岁的当口,我们虽然道路不同,但无疑都抱有对未来的期望。与朋友交流中,我为他对于学业、知识的渴求感到钦佩,对于他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对自己梦想的坚定追求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但是,刚工作一年不到的我,却对自己的工作开始陌生。
我梦想的事业,是着眼于用户需求,着眼于创意,并坚定认为一切不以用户为中心的工作都是耍流氓。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产品,什么精妙的设计,如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不能触动客户情感,让客户感到惊喜、感动、愉悦,那便是不合格并需要修改的。无疑,我认为自己的工作并无法满足这个需求。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疯狂的娱乐年代的一名内容提供者,用自己的文字,创意,图片,视频让这个灿烂的世界再多一分色彩;或者用自己的劳动,为用户带来需求解决后的满足、情感受到触动后的思考。意义!意义!曾经虚幻缥缈的字眼现在对我无比的真实。比照朋友在国外的奋斗,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不能在这个消费时代脱轨。
做起来吧,不用再想,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实现自己的事业吧。每天多读,多思考,多写,多学,多......每天可做的事情太多,但不用为之急躁和混乱。抱定为这个世界带来快乐的初心,想象在世界上必定有某个人,或者一些人,为你的工作感到愉悦,这不就是身为创者最大的快乐吗。那个人也许是一个小孩,一个青年,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位老者。两个心灵通过工作和分享同时感受到愉悦,在一方屏幕前融入内容、产品的海洋。多么伟大的时代,我是否准备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