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协优势,助推自贸港建设

        一是思想上更加融入群众。一方面,要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党组会议听取工作推进情况、研究部署工作,要求各专委会切实谋划、组织和服务好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把政协委员这个“点”、界别渠道这条“线”、政协组织这个“面”和全社会这个“体”四者有机统一起来,有效达到了增进团结、凝聚共识、解忧帮困等目的。另一方面,采取一对一谈心谈话、走访调研、座谈讨论以及线上交流等方式开展工作”的要求,通过召开座谈会、电话谈心的方式,与所联系的界别群众在“委员工作室”“书香政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畅谈感悟,交流心得体会,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不断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二是行动上更加深入群众。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村委员的专业性、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乡镇委员工作室和网络议事等“微平台”,聚焦我省、市“三农”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反映社情民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搭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大舞台”,有力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一方面,要多次深入各乡镇调研农村发展情况,走访界别群众,召开民情座谈会,撰写调研报告,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发展农业转产项目,实现最大限度增收。另一方面,探索建设“委员工作室”品牌,依托个界别委员会,在个乡镇设立了委员工作室,并制定工作章程,推动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运行,让委员真正走到了群众身边。同时,设置政协委员意见箱和建立政协委员热线,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切实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通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履职上更加造福群众。推动我市“四大主导产业”,鼓励各地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实现“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助力贫困地区产业转产、科技进步和乡村振兴。一方面,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联系服务,以接待群众、走访群众、微信交流、村(居)活动等形式,及时了解、反映界别群众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愿望诉求,聚焦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多管齐下盘活乡村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吸引各界别委员、企业家代表深入农村开展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医疗帮扶等特色活动,在促进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同时,把农业农村农民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巨大作用充分激发出来。另一方面,组织光彩事业促进会在各乡开展“光彩行”活动,把有担当、有情怀的民营企业引导到乡村振兴的一线中,带领民营企业家向脱贫户监测户以及困难家庭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发挥民营企业家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组织民主党派在各乡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村民提供看诊、指导安全用药等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做好民解难的“好帮手”、为民服务的“好参谋”、为民解忧的“知心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