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发工资了,同事说还完信用卡,花呗,再和朋友出去搓一顿,又没钱了,怎么就是存不住钱~
一到年底,父母问赚了多少钱,揣着零碎的余额,都不好意思和父母说,别人家过年都是给父母买衣服发大额红包买车啥的,一到自己却只能默默给父母发个微信小红包意思一下,说出去自己都觉得丢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一到过年钱包就捉襟见肘的感觉~
从小到大父母经常和我说钱不知道去哪了,周围朋友同事也是经常说到钱不够用,今天坐公交隔壁的大叔还聊到工资涨的没房价快~
是啊,这个社会对普通人太不公平,通货膨胀永远跑赢我们的钱包,最后钱都去了富人手里,而我们空留一件件双十一囤的所谓新款衣服,鞋帽,涂了一次就不知道放哪里去了的口红,用过一次就忘了的水乳,超市买一送一带回家的洗发水,沐浴露以及其他日用品等等~
我们到底受了什么迷惑,才会轻而易举拱手相让我们朝九晚五勤勤恳恳挣来的毛爷爷呢~
所有的优惠,归根结底都是各大公司花巨额成本打的广告,圈住了我们普通人的心,满足了我们短时间的快感~
今天咱们就聊两个小问题
1、为什么我们会一次次上广告公司的当买买买~
2、为什么我们不知道钱去了哪里~
希望苦于存不住钱的你,看完可以先完成个小存款目标~
一、揭秘买买买的真实原因
这里说的买买买,指的是囤货,并非刚需,甚至是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①满足内心的虚荣心。
买东西一时爽,一直买一时爽,我也曾受制于此,比如今天看到同事买了支橘色系列的口红,好看,想买;明天看到朋友圈有个同学发了个迪奥的香水,想买;逛个社交平台看到某博主推荐的面膜好用,还是厂家直销,五折,毫不犹豫的下单;这些说到底其实是想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满足内心深处他有我没有的低落感,以及我也值得拥有它的自豪感~
②便宜不占白不占
不吃白不吃,吃了还想吃
看到双十一双十二各大平台活动满300-40,满299-99等优惠,外带各种赠品,相当于平常的半价甚至更多,不买亏大发了~
各大社交平台,短视频,公众号等推荐产品,网络直播卖货,都在告诉我们某某东西多便宜,并且广告用语会让我们忍不住下单~
从来没人告诉我们买多了没有用完会浪费资源,会让我们陷入一直清贫的境地~
因为这些人都太懂得把最好的资源把握在自己手里了,毕竟地球上资源就这么多,那20%的人要想掌握80%的资源就必须从80%的人那里夺取,这就是残忍的二八定律~
③太多的空闲时间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反驳我了,我每天朝九晚五,早出晚归,哪里时间多了~
我给大家算一笔账,大多数人手机充满电可以用4小时左右,绝大多数人每天最少充电一次,还有人一次不够要随时备着充电宝,也就是说不管再忙我们都有4小时左右在线时间,
这4个小时我们在干嘛呢,逛朋友圈,微博,抖音,B站,看各种最热电视剧综艺,奇葩说,明星大侦探;还有看电子书,背单词,写小说创作等~
前者是娱乐,后者是学习,那么你摸着良心问问你自己,四小时你有多少时间是在娱乐,多少时间在学习呢~
④时间管理能力较弱
这个是第三个原因的承上启下,因为管理不好时间,我们下班不知道干嘛,就自然而然去玩耍了,这毕竟是天性,不费力~
因为我们管不住自己的手,解锁手机的那一刻点开的是娱乐平台,说到这里我粗略数了一下我上一个手机的App,一共140左右,只有10个左右学习app,5个左右办公软件,除掉手机自带的日历等app,各大娱乐app也还有将近100个,覆盖桌面率高达80%以上,按照数学的概率来看,我们也是会花80%的时间去娱乐的,的确我当时确实如此~
潜意识是我们成功的必杀技,也是我们成功的绊脚石~
时间管理,其实就是注意力管理,我们没有下意识去安排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俗称潜意识,比如手机app,给自己制造了20%以下的点开和学习的概率,这就好比你把书放到寝室,把平板踹在包里一样,想让自己学习,那不是给自己找借口嘛~
二、为什么我们不知道钱去了哪里
①没有记账的习惯
一到还信用卡,就想知道自己买了什么
【贫困诗】
好一个不知道钱去了哪里
可来月依旧如此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生生不息,依旧贫困
问世间钱为何物
只叫人恨透低薪
②没有存款的习惯
《佛饿了》
说到存钱,也是泪流满面,
大家都是花完再存,
花完了不存,
花多了让父母帮存,
花多了下个月酌情存,
最后还是身无分文,
啃馒头吃咸菜,
你想成仙,佛说,
天上馅饼有限,你们来了不够舔~
此处临场发挥小散文一手,大家莫见怪,大致的意思大家都懂,真正的存钱是先存后用,我妈从小就教我挣一块要存五毛,也就是这个意思,今晚也是和爸妈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有感而发,下次写解决方案~
希望感兴趣的你继续关注~
爱生活爱理财爱拍照的我,希望携大家一起闷声发大财~牛年祝大家牛气冲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