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君/文
今天一早,去物业领回了暖气卡。这个冬天,温暖将至。
————— ♠ —————
小时候,对于暖气并没有什么期待。
因为那时候的冬天就是冬天,只有冷。
为了取暖,每个人都会穿上棉衣棉裤,怎么暖和怎么穿。尤其是小孩子,穿得像个球一样,圆鼓鼓的,就算是摔跤,也常常因为穿得厚,缓冲大,什么伤都不会留下。
到了晚上,妈妈会给床上铺上新打的棉花被,放上暖水袋。而我会把秋衣秋裤全部塞进被窝,这样早上起来,衣服也能沾沾热气。听妈妈说,以前怕我冷,还会帮我把棉衣棉裤拿到炉子上烤热,再给我穿。后来有了电热毯,那真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发明,不过每天睡前半小时,会多一个事项——开电热毯。偶尔忘记了,那必须得再磨蹭一会儿再睡,因为被窝定是冰得无法下脚。
————— ♥ —————
学生时代的冬天,爱买的羽绒服颜色都是暗色,因为得一直穿一天,吃饭看书写字,都得趴桌子上蹭来蹭去,浅色太容易脏。那时,学校门口很流行卖的一样东西是“袖套”,用来戴在袖子上防止羽绒服太快脏掉。如果你在教室里,从某一排的一边看去,一定能看到一列五颜六色的袖套,正奋笔疾书。
偶尔,班主任会进班巡视,走到一侧的窗口,麻利地打开窗户,同学们弱弱的惊呼,也会因为突然进入的冷风一起缩进衣领里。而班主任则又开始唠叨:“你看看,几十个人坐在这儿,屋里都是你们呼的二氧化碳,不通通风会行?!怕冷穿厚点,太暖和了,不仅容易困还不健康……”
寒冷对于学习最大的挑战是,不少同学会被冻坏手脚,还有耳朵。如果有冻伤,不仅会有红红紫紫的伤疤,手上有冻疮看书写字也会很痛。更难受的是会“一冻冻三年”,冻疮即使好了,第二年也很容易被冻伤。所以,那时候学校门口还会卖各式各样的半截手套,这样戴着手套还可以做事情。当时很习惯戴一种薄款的线织半截手套,2元钱一双,每年都会买。但高中毕业后,回老家,就再也找不到了。
————— ♦ —————
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暖气。说“接触”是因为慢慢开始了解到有一种温暖的工具叫暖气,但学校是新区,空有暖气片,却并没有通暖,所以我也没有机会去感受暖气的好。只是听去了北方的同学说,宿舍有暖气,春节回老家估计会不适应了。
大一的时候很爱听收音机,每天晚上早早地躺在床上,戴着为英语考试准备的耳机听各种节目。印象特别深的是,大一刚入冬的一天,常听的电台里,主持人说当天是通暖第一天,邀请听众一起聊聊暖气的好处。于是,我就听到说暖气片可以热牛奶、热饮料,烘干袜子、毛巾及各种衣服……种种好处,让我忍不住对暖气有一种期盼。
大学的时候,开始流行电暖宝。可是宿舍限功率,上铺充了一次电,就被楼管断了电,自此再也不敢尝试。每每晚上在教室上自习,快结束时就把电暖宝放在教室里充上电,等充电灯一灭,立刻抱着暖宝飞奔回宿舍,以最快的速度塞进被窝。
虽然仍然没有暖气,但是生活普遍越来越好。春节回家里可以用空调,还有小太阳,同学聚会出去玩,不管是KTV还是饭店,大多也通了暖。除了温室效应带来的变化,可以说,冬天真的是越来越温暖。
以前因为没有暖气,每天早上起来穿多厚就多厚,一天也不会舍得脱掉一件,况且最厚实最保暖的衣物往往就是外套,连拉开领口都不愿意。所以,买衣服时会选择好看的羽绒服或大衣,而外套里面穿的保暖衣则是以暖为标准,很少去顾忌样式。渐渐的,有暖气的场所越来越多,外出时如果里面的衣服只保暖而不适合外穿,那一旦进了暖和的地方,真的是脱也不是不脱也不是,只有大写的尴尬。而暖气逐渐普遍后,大家开始慢慢地准备好看的打底衫,一件、两件……到最后,保暖衣光荣下岗,冬天尽是打底衫。
————— ♣ —————
终于感受到暖气的时候,是读研时。读研去了北方,宿舍里四川妹子Q最期待的是看雪,我是试暖。通暖前试压,我和Q看着另外两个北方姑娘轻车熟路地拧闸放水,感觉新世界的大门从此打开。那个冬天,我终于不用在睡前往被窝里塞衣服了,我的暖宝宝也正式“退休”。
毕业后,回到郑州。租房三年,单位里每天温暖如春,家中仍然是上世纪的冬天。大概是因为读研时习惯了室内的温度,感觉家乡的冬天更冷了。于是,买了电暖气片放在床头,独自体验着“伪暖气”的时代。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催化”了我的宅。每天回家,只想关上卧室门,打开电暖,第一时间钻进被窝,一边感受那小小角落的温暖,一边心疼着电费,犹豫着今天开几个小时比较好。
期待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窝里感受暖气了,还是360度无死角的地暖。我期待光着脚丫在家奔跑,期待在家里不用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期待在冬天自如地换衣服,期待今年冬天,老爸老妈也可以来享享“暖福”……这个冬天还真是个温暖的开始。
温暖将至。这是我的暖气期待史,当然,我更期待的,是即将开启的暖气史。
你呢?你和暖气又有什么故事呢?
留言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