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3 闫安
五一假期,到处浏览平时怠慢的人物和朋友们的微信,果然和偶然,从中国建筑图书馆馆长钮利民老师微信中发现央视《云冈》六集纪录片讯息,直接汗颜,不是一直叫做“云岗”吗?显然是自己错了。而且曾经去过了,自以为很了解了。....汗颜直接。
六集每集50分钟,两天一夜,连续看完,算作补习补课。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央视纪录片全方位、全过程展示云冈石窟为焦点,与北魏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国发展起承转合关系,象是一把解读中国历史的“钥匙”。大制作、大启发。
第一直观印象让人恍然大悟,云冈石窟群上有明代云冈堡(武州塞)军事堡垒,所以叫“云冈”,而非先前的武周山石窟等称谓。无人机俯拍一下就看清了地势全貌,包括台原方山上巨大的冯太后永固陵,和孙子拓跋宏孝文帝想陪伴的寿宫(迁都洛阳后最终葬在邙山)。
纪录片才有这种高空拍摄视角,游客惯常地面都是平面化和到此一游,根本想不到石窟顶上有个巨大的古代要塞,护佑着城池和佛窟。
第二直观印象让人深有感触,原来史学界公认的陈寅恪先生抗战时期写的代表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深刻全面,但全面了解贯通北魏平城“二圣改制”后,似乎也能得出类似结论。政治层面显然是“班禄制”,不能再靠游牧民族随意抢掠或贪腐维持政权运行;经济层面则是“均田制”,无主荒地均田增税安民,消解庄主坞堡经济,改变了经济模式和发展形态;社会层面“三长制”,即邻长、里长、党长,就象现如今基层街道办事处、社区、乡镇等。儒家文化圈的新加坡叫“邻里中心”;文化层面最集中体现于“云冈石窟”,儒释道融合。这是完整体系。
鲜卑族血统的隋唐统一中国,既是在北魏自发源地大兴安岭嘎仙洞,到整合北燕(决定北魏格局的冯太后出处),到定都平城(大同)实行“太和改制”,再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奠基隋唐统一基础,如是而已。
第三直观印象非常震撼,原来云冈石窟建造历史这么的曲折、精彩、生动、辉煌,在并列的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中,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中枢距离最近、影响最大。佛教艺术方面,犍陀罗风格逐渐演变为秀骨清相和褒衣博带;政治方面佛像“帝王隐喻”;社会方面人间化,如敬佛祈愿、娱乐驱灾、纪念超度等。
期间,夹杂着来自随北魏征战而获的凉州因素昙曜五窟,以及山东青州工匠艺人等。夹杂着拓跋焘灭佛,冯太后与献文帝、孝文帝儿孙两代皇帝主政改变局面,大力兴佛、兴儒、全面汉化等举措。怎么评价冯太后历史贡献都不为过。
六集《云冈》片名分别为武周佛缘、开启圣境、双窟背后、二圣改制、武州唱晚、守望永恒,从云冈石窟兴衰过程,全面与北魏历史时期相对应,揭示互动关系,文化艺术不再脱离和抽象,不同区域石窟营建像一部连环画,生动有序又可以看到背后的时代演进。值得在清晨或黄昏时分,默默守望和怀想。恍如昨日。
云冈石窟和北魏平城,明清宣大并列,现如今的大同,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和坐标,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似乎也成了其中一员,奔波于路途,或者就在当年的武州山下石窟前忙碌。要么,还可以均田和编户齐民,安居乐业。当公务员也行。
融入历史洪流,历史是生动的,不是静态的、教科书般的。
找到了3年前去“云岗石窟”的学习笔记。以上,权做补充吧。
“就是这样,历史长河的青春任侠、胡汉交融的璀璨瞬间,云岗石窟是佛教中国化、人间化的高峰,释儒相从,既有官方皇家的人间佛象征,也有民间的普遍接受。祖孙毁佛兴佛之间,完成社会精神文化的包容统一。哪怕付出亲父毒杀反对改革太子姓名的代价。后来的东魏北齐的汉人鲜卑化还是西魏北周的鲜卑人汉化,都是隋唐强盛绽放的基础。
公元491年建的平城浑源县境的儒释道合一之“玄空寺”(悬空寺),早于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的迁都。……自平城至洛阳至长安,北魏鲜卑拓跋氏建都经营97年的平城(大同)既是走向盛唐的起点,又是汉民族具有多样性血统和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里程碑。
平城大同,乃鲜卑胡汉交集要冲之地,南北朝及长城内外之北中国中心。北魏拓跋焘平北凉武威中心(统摄敦煌、骊轩、张掖、酒泉等河西诸郡县,因未受南渡之祸等波及,陇右文脉得存,鸠摩罗什盘桓凉州十六载,乃至昙曜主持开凿的河西天梯寺,成为东渐的石窟雕像艺术之东传源头。
拓跋焘征返平城,挟持(胁迫或盛邀?)凉州姑臧高僧昙曜诸等3000僧侣,与同为胡汉交界的平城武周山开凿佛窟,以昙曜五窟为盛。
河西武威荟萃迁延,北魏鲜卑自盛乐(今和林格尔)至平城,至洛阳,绵延长安诸等,则龙兴肇始,胡汉相融、佛儒道一家。北魏拓跋氏,由平城而盛唐。一脉相承,功莫大焉。
至今,城郭巍峨,气象璀璨,市坊井然(如城内皆着北魏胡汉服饰,如沙门统昙曜五窟佛或袒右肩左肩覆衣之西式或双肩搭中式袈裟亦可也,民俗依然,则成国内最大魔幻穿越现场秀)。粟米桂花香,浑源玄空寺。此间有乐。
是故,平城之汉魏气象,乃大唐之始也。非仅大同煤都尘蒙之蔽。梁思成等先生提出的“城内立足保护,城外谋求发展”的梁陈方案,北魏京华、辽金陪都、隋唐重镇、明清军都的平城,历史地位如同云岗石窟一样堪称“云上”。…言之,中华文明融合发展与勃兴流变,山西平城与河西敦煌并为双擘,介质为凉都武威的昙曜,西接的则是古印度佛教源头鸠摩罗什。远早于唐时玄奘。……现如今之文旅与文传不可不来,感之受之,如沐千年春风。凯歌风行,气贯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