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得不承认,酒桌上的文化博大精深,酒桌上的人经天纬地。作为还没踏进社会的小白,我在酒桌上的感受就说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最后大家喝醉了,生意就谈成了。
这些日子跟着我的一个亲戚参加了好几场酒局,就真的是为了喝酒去的。当然组织一场酒局,喝酒的目的还是为了谈事情。这种场合下,再好的美食好像都索然无味和无趣。进门开始,我的神经就比平时紧张。当然了,我这么一个十分不会察言观色也不懂接人待物的人,坐下就是坐下了,宛然一座大山矗立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有些礼节我是知道的,可是我没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自然的表现出来,这是引起我焦急的地方之一。我内心戏倒是挺多。但在一个陌生的场合,我真的无从表演我内心导演的戏码。我总是担心别人的看法,所以即使我想做,可是我又不好意思去做。所以看着别人端茶送水,我觉得这些事情我也可以去做的,可我就是这么坐着,然后一直这样想着。每当这种时候,贤惠、落落大方、懂事得体这些词跟我一点儿也不沾边,我也很无奈。我也搞不明白我是不愿意去做还是不敢做。
然后他们开始喝酒。我开始喝茶,他们开始敬酒。“刘总,这一杯我敬你....”“不不不,杨总,这一杯要感谢你...”“哎,李姐,咋们部门关系好,我们碰一个。”“王哥,还是我敬你,这段时间多亏有你。”我想着你们喝你们的就行了,别管我。可是该来的还是会来的。这不是你的酒局,这是别人的。一些人可能出于礼貌,可能看在你认识的人的面子上,或者因为其他的来给你敬酒。你说你怎么办?你又是晚辈,你又是新来的。你不回敬显得你更不懂礼数、不识抬举。接下来的饭还能好好吃吗?于是我开始思考,心里默念这个叫什么,那个姓什么,这个一会儿说什么,那个一会儿说什么,越念越紧张。本来我是来吃饭的。后来我干脆就大家一起回敬了。他们跟我说带我出来看看这些东西,该学的还是要学,该懂的还是要懂。以后慢慢来。
其实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参加酒局,怎么说呢,从小就多多少少看到了些。虽然场合不同,但给我的感受从来没变过。尤其是在这种人不熟、场地又陌生的地方。
每次参加这种场合,我就觉得世界上仿佛只有我一个人不会敬酒。我查了一下,网上称之为“酒桌文化”。如果这真的是一种文化,那一定是那个在酒桌上最会敬酒的人命名的。
我也没有出生在酒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我爸这个人一辈子抽了几根烟,两瓶啤酒或者二两白酒下肚,准翻。抽烟是别人怂恿下,尝了几根;喝酒是我上初中之后,他外出打工,渐渐觉得还是应该学会喝点酒,毕竟外面的人上桌就是喝酒,没办法。所以我从小的环境给我的意识就是不喝酒,当然我也没喝,上大学后也开始尝试啤酒,红酒。但是我真的觉得很不合我胃口,我唯一能喝得惯一点的还是Rio。也是因为我没喝过多少。以前在一般书上看到一句话说“十八岁以前很少碰酒的,大了也不怎么会喜欢喝酒”,我觉得说的有点道理。
我爸妈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打工人。也许是他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真实模样,也许他们是为我好。所以即使他们自己也很少这么做,但总是强调我一定要学会。特别是我那看重礼节的母亲。总是强迫着我做一些我特别不愿意做而在她看来十分正确的事情。我以为他们最了解我的性格。可是他们竟然没有察觉这些东西从小给我带来的压力和不安。我越来越紧张,很害怕做不好导致他们事后说我“不懂事”。
有可能是因为从小读书读傻了,有可能是自尊心太强,有可能是放不下面子,有可能是傲慢,有可能是腼腆,可能不会,可能不敢,有可能是不懂事,有可能是幼稚,有可能是不屑...找了太多理由与借口说服自己就是做不到,然后心安理得过几天安宁生活。下一次遇到了还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做。反反复复这样下去。我还在父母为我设定的到圈子里。我不能说是父母造成了我的性格,是我的环境让我形成了这种性格。人要与性格反抗,真的很难。
酒过三巡,白的换啤的。脸红的人物就开始说着一些“脸红”的话。其他人就是掩护,帮衬。看戏的比唱戏的热闹。酒喝完了,事还没办。怎么办?接下来,无关紧要的人就可以撤了,事情就快要谈完了。
我早就该撤了。我相信我那晚看到的“酒桌文化”已经拥有很长时间的历史。我看到的可能也只是酒桌上的冰山一角。不过这一次,是我第一次参加一个女性作为合作方出来跟一桌子男人谈事情的场合。我也深深感到很会喝酒的那个女性背后的不容易,虽然她跟我说她还可以喝,还没醉。
总有人说我还没长大,也许在他们眼里的长大就是很会“来事”,很会逢场作戏,把酒言欢,侃侃而谈。我知道这一切都在真实的存在着,我今后也可能会参加更多的这样的场合,我会发现更多的隐藏在海平面下冰山的真实面目。我我也很怕我因为不会这些而被淘汰,我更怕我自己哪一天就融入进去了,那个时候的我会为自己感到自豪还是悲哀?我会庆幸我改变了我自己还是悔恨我丢掉那个一直坚持的自己。
我很想勇敢一点,跟自己说,不要勉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