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法国的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耳在试验很多种磷光物质。这些物质在被太阳或者其他光源照射以后,在一段时间里会发光。它们被叫做“磷光质”或“类磷物质”,因为它们的表现很像磷元素,磷在被光照射后也会发光。
有一次贝克勒耳偶然发现,当一种会发磷光的盐(一种含有铀元素的化合物)发光时,它不仅仅是发出光,而且还发出一种叫做辐射的能量。他用一张厚厚的黑纸把照相底板包起来,使太阳光不能穿透过去,然后在用黑纸包好的照相底板上放了一小块铺盐,并且让太阳光照射它。
后来,当他打开黑纸包着的这张照相底板时,他发现这一小块轴盐已经在底板上留下它的黑色图像。铀盐发出的辐射已经通过了黑纸。物理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穿透”,即通过的意思。可见,这种辐射的穿透性比光更强;它能穿过那些能挡住光的材料。
几天以后,他发现了某种更加奇怪的现象。即使铺盐不经太阳光的照射,而在黑暗中放置很长时间,它也同样能够发出穿透性辐射。换句话说,它是完全依靠它本身发出辐射的。
情况是这样的:贝克勒耳并不满足于只做一次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他希望再做一次铀盐发光实验。为了做这个实验,他取来几张照相底板,每一张都用厚厚的黑纸包好,在每张底板上都放一小块铺盐。
然后,他想把底板放在太阳光下照射,但是这时天气已经变了,天上阴霾密布,没有一丝阳光。贝克勒耳只好把这些底板放进抽屉里,每张底板上都放着一块铀盐。他等了几天,但太阳还是不出来。
因此,他就把底板从抽屉里取了出来,希望能在地板上看到细微的痕迹。出乎他意料之外,他在底板上发现了那几块铀盐的很黑的图像。
当铀盐放在抽屉里的时候,它发出了穿透性的辐射。贝克勒耳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他试验了好几种含有铀的其他物质。
它们在未经先受太阳光照射时,也能发出辐射。所以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铀是一种能发出射线的元素。
但是,铀是唯一具有这种性能的元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