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孤独小说家》|“生命蜕变营”打卡第三十六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继续读《孤独小说家》。

我越来越喜欢这部小说的原因之一,在于作者石田衣良把小说作家的辛酸、苦楚、对待自己作品的种种心态,描写得格外细腻、精准。

我认为一部好小说的评判标准,不仅在于读的时候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还在于读过之后动不动就会想起其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观点。

“耕平极少修改原稿,他觉得修改只在构思阶段才有意义,一旦成为作品,变得有血有肉了,便无法再修改半字。”(《孤独小说家》p.23)

我深有同感。

写作时让我感到最快乐的,是构思和把构思的结果一气呵成地呈现于纸上的阶段。就好像一口气建成了心中最完美的宫殿,若再要我修改,怕是连一砖一瓦都不愿再动的。

这感觉又有点儿像整容,本来都是自然的,一定要在原装的基础上动工,我是一定不情愿的。

“写作是一个重体力活儿,需要脑力和体力两面开工,正是因为深知写作所花费的脑力和体力,读其他作家的小说才更加有趣。”(同上,p.32)

这里令我想起了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爱好跑步、爱好马拉松,就是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力以支持他最爱的写作事业吧!

然而,我所了解的不少写作者,不但不爱好体育运动,而且往往懈怠于此。他们一包接一包地抽烟,一宿接一宿地熬夜,这种情况倒不少见。

也许对有些作者而言,这样的写作习惯才是令自己最有效率、最容易涌现灵感的。不过,我更欣赏那些有良好的作息习惯的创作者,比如肯.威尔伯。

在《一味》中,肯.威尔伯坦言了自己的生活安排,每天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起床,之后是一到两个小时的打坐,然后开始阅读或写作。这样一直工作到下午一点,再开始处理一些信件,或者约见朋友,或者出门。

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规律、井井有条的作家,是我特别钦佩的,因为我总觉得这样的人对生命更负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村上春树是日本知名的小说家,1979年凭借《听风的歌》荣获新人奖。自出道以来,35年内已出版了50多本文学作品。 ...
    风信子逸轩阅读 1,738评论 8 30
  • 有人说:石头没有血肉,没有情感,也便没有了人的七情六欲,没有人世间的种种烦恼琐事,也没有亲情、友情、爱情。石头就是...
    不眠人阅读 456评论 0 0
  • 引言 一直以来RunLoop就是个神秘的领域,好多2.3年的开发者都不能准确的表述它的作用,说它神秘,其实RunL...
    niu神DNS阅读 6,809评论 18 162
  • 神总有太多烦恼 他要想人不太会去想的事情 他叨叨身边的人 碎碎念 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习惯 神可能一个人久...
    sam_阅读 320评论 0 0
  • 刚刚特地去知乎搜寻关于异地情侣如何互撩对方的话题。是的,本来透过文字很难搞出什么名堂出来,生活中不仅要撩对方,还要...
    土豆_先森阅读 173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