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答案 出处: 为什么有很多名人让人们警惕人工智能?
加速回报定律(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
- 落后的文明演进的速度是很慢的,所以要产生能惊呆“石器时代”的人的社会,需要演进10万年,而到了这个阶段后,技术就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然后在此平台上继续进化,就能获得更高的加速度。19世纪的技术就能把15世纪的人惊呆。而这只演进了400年。
- 到了20世纪,演进的速度越来越快,或许以后一次“上台阶”式的技术演进只需要几年,甚至更短。
为什么我们很难设想未来的场景?
这些因素会干扰我们的判断:
线性的思考方式:** 当我们设想未来10年的发展时,我们的参考是过去10年的发展路线**,所以我们会被过去10年的发展限制住头脑,限制住了跳跃性思考能力。
短期考量标准的误导:** 如果我们选取的参考周期太短,很可能被这短期的发展速度所误导**,而如果我们选取的参考周期足够长,则会自然而然的发现,实际上过去的发展也是跳跃式、指数级的。
个人经验导致误判:** 个人经验导致了我们固步自封,认为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的:从0到1,从1到2**。
人工智能是什么?
根据人工智能的能力,可以将其分为:
弱人工智能 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ngence ( ANI ):擅长单方面工作的人工智能,譬如能下国际象棋的机器人;** 目前我们掌握的智能阶段即在此**。
强人工智能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 AGI ) :智能与人类相当,人能做的它都能做,甚至包括* 抽象思维能力*;
超人工智能 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 ASI ):在很多方面都比人类聪明许多许多;
为什么从弱人工智能通往强人工智能那么难?
人类大脑太复杂。
造一个能在瞬间计算10位数算法的计算机,很简单;
造一个能分辨动物是猫是狗,或狗的种类的计算机,极端困难;
** 很多我们认为是『本能』的事情,对计算机而言,是非常困难的。**
通往强人工智能
- 加强电脑处理速度,提高运算能力;
描述计算能力的单位叫CPS (calcul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计算次数。
计算人脑的CPS,可以通过了解人脑中所有结构的最高CPS,然后加起来即可。
经过反复计算,目前得出的结果大约是每秒1亿亿次计算;
- 目前天河二号即可达到这个计算速度的三倍多,只不过需要720平米的占地,2400万瓦的耗电,以及3.9亿美元的建造费用;
- 考量计算机发展速度的方式,可以是计算** 1000美元能买到多少CPS。现在,1000美元大致可以买到10万CPS,也就是说,现在的计算机的CPS已经超过了老鼠,达到了人脑的千分之一**。
- 让计算变得更智能:
-
抄袭人脑(人工神经网络)
就是通过晶体管和晶体管之间建立一个类似大脑的网络,这个系统是空的,有输入、输出系统,然后让这个系统做任务,进行自我学习,一开始先用随机的方式来进行答题,获得正确的回馈后,增加连接,获得错误回馈则减少连接。
-
还有极端方法,就是通过整脑模拟,把大脑切成薄片,然后逐一仿造,最终拼成一整个完成的3D模型并装在强劲的计算机上…
目前我们达到的模拟阶段,是能模拟出1毫米长的扁虫的大脑,具备302个神经元。人类的大脑则有1000亿个神经元。
- 模仿生物演化(** 基因算法**)
即通过模拟生物演化进程来训练计算机自我进化。
流程大抵是建立一个反复运作的“表现/评价”过程让计算机自自我进化,并且以成功后能“繁殖”作为奖励,把各自的程序融合,产生新的计算机。而不成功的计算机将被剔除。
基因算法的优劣势:
优势:
- 自然演化是随机的,但我们可以设定演化方向,控制过程;
- 自然演化需要许多附件,如改良细胞产生能量,但我们能通过电力或其他能源获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 让电脑解决这些问题
建造一个能同时自我研究(人工智能)及优化代码的计算机,把计算机变成计算机科学家。
这个方案可能在短期内就被实现,因为:
- 发展速度的指数级增长;
- 软件发展的“顿悟”随时可能发生,继而产生一次飞跃;
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之路
即使是一台与人类一样的计算机,也具有很多优势:
硬件上说:
-
运行速度:
- 大脑运算速度最多200赫兹,机器可以达到2G;
- 大脑内部传递信息的速度是120米/秒,机器可以以光速传递信息;
容量和存储空间
可靠性和持久性(人脑会忘记东西,而且不太好备份信息,机器则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且机器不会因时间而萎缩)
***软件上说:**** 1. 可升级、可编辑、更多可能性;
- 集体能力(运用联网技术,快速复制经验);
递归式的自我改进:
人工智能的进化是递归式的(就是螺旋式上升),所以每一次进化后,等于就是站在了新的制高点上,在新的制高点上再次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