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未来遥远还没有形状,我们自信地认为我们一定会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但是对于未来,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准确地勾勒出她的模样。等到少年长成再回首,才发现,自己早已在心底埋下了人生的种子。
时间过得张牙舞爪,光阴逃的死去活来。眨眼是大三。
在家翻出了一本记单词的小本本,本子前面大部分记着密密麻麻的单词,最后寥寥几页写着“考完必做之事清单”,前面是长达18年的跌跌撞撞的成长,后面是心心念念的梦想,那时候,还太年轻,以为只要用笔记本的三分之二就可以承载寥寥几页的未来。在那个兵荒马乱的高三,我们倔强地本能地抗拒谈论“高考”,都是用“考完”代替,似乎只要大家闭口不谈,这件事就永远不会发生
青春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我欺骗。
天空蓝的一塌糊涂,教室的窗帘随风起舞。黑板上的数字日渐消瘦,教室也如同学们的心情,缄默不言。 讲台上语文老师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堆满书的书桌上的某个角落,藏着悄悄打开的必做清单,写着地理老师讲的美丽的“天空之境”,“一次难忘的毕业旅行”,页边空白处还悄悄地藏着一句“同桌有时候还挺帅”。
窗帘飘着飘着就在记忆中褪了色,青春也就散了场。
看到“学法语”三字,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写上去的,可能是高三看过的一本小说,羡慕女主在检讨大会上用流利的法语骂校领导,于是自己就大笔一挥记着了,并期待自己以后也可以流利地用别人听不懂的话来骂他。确实,我上大学后学了俩年的法语,但是很遗憾,学的不认真做不到流利地骂人,看到本子上记着的“学法语”,我也很惊讶原来自己很早以前就有过这个想法了。原来,一旦种子种下了,你的人生就会由一颗颗发芽的种子慢慢勾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