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从一个表姐家回来,发现她们给孩子说得语言的是普通话。这可能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甚至是一种趋势。但我不喜欢甚至排斥这种做法。
我所生活的城市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随身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组成的家庭会从小给孩子说普通话,也许他们觉得这有利于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或者认为说普通话是一件很高档的事。但其实在这个很农村靠得很近的小县城里,很多父母的普通话都不是不标准的。所以经常会听见父母对着正在牙牙学语的孩子说:你的“孩子(鞋子)”掉了。
我想很多年后我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做了母亲我会教给我的孩子土话,官话。普通话和英语这是他在学校需要学的。而且普通话作为一种学校官方语言,孩子只要在普通话标准的老师引导下的学习就没有掌握不了的。对于英语的学习就是看孩子未来个人的发展和努力了。
在这个县城附近的农村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在环境的渲染下说土话和官话,这是不影响的,不冲突的。可以说这是一种很传统的模式。
我觉得土话和官话作为方言是一种值得传承的东西。
我不仅会让我的孩子学习方言,我还会让他在农村或者本地多体验当地的风俗。作为孩子,他应该从语言和生活上活的单纯;作为生活在中国某个地域的人,他应该活得接地气。
很多读过书的年轻父母会觉得应该从小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我认为孩子在孩子期间应该有自己的想象力,而当地的文化环境就可以给他提供这个平台。有条件的父母应该会给予他们良好的引导资源。比如我不会逼我的孩子去学很多东西,我会让他自己挑选,但是我会告诉他在选择前要慎重,我会告诉他什么是“慎始敬终”…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是强迫。
我想真正有趣的童年之一是相比起我会讲普通话而言我还会讲土话,官话。很多年我在异乡听见家乡的方言我会觉得亲切。我想真正有档次的人生是在大城市里一边操着流利的英文和普通话一边吃着高档的美食而后拿着年薪百万的工资在节日里回到家乡和同乡人一边操着方言,一边吃着当地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