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央视网评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
“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文章主要是针对近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马拉松赛事悲剧,来谈一些警醒和教训。
文章用了安全领域的两个著名法则来进行论证:
其一墨菲定律。大致内容是,如果解决一件事情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严重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
其二海恩法则。这一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论证过程不再赘述。
结论是:
我们再次强调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未雨绸缪,全力以赴,把问题、隐患、风险想得更严重一些,把预防工作尤其是细节做得再周密一些,不要让每一次事故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是对所有办活动的组织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从这里,我们甚至可以得出教训:
在干任何一项工作时都应该有大概率思维,都应该考虑的周全细致,尤其是明明想到的或者有人提到的风险隐患一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采取一些预案,制定一些应对措施。
比如,笔者最近正在组织一场面试,其中环节多,程序多。从通知考生、邀请考官、考场布置、考场用的各类表格、考试的整个流程、考场上可能出现的意外、疫情防控等各个方面不可有半点闪失。
所有工作务必做到细致精致极致,所有准备必须做到“宁可备而不用,绝不可用而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