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被誉为经典的书籍,必然有其蕴含的深意,但是我对外国的作品,一直比较抗拒,一是翻译的文字一般很晦涩难懂,二是大凡有深度作品都是需要有文化积淀的才能更加畅通地理解。朋友向我隆重推荐的时候,我只是好奇,这位作者又会怎样?
据说这是比尔盖茨2016年夏季书单里的一本,网上赞誉一片。我只是想了解作为一名书写历史的人,他将会怎样的笔触来描绘这样,从而印证他的观点。与其说,作者是带着他的目标指向在引导读者,我也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1.写法上设计和读者一起找答案的过程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科学革命这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构思,突破了以前所见过的编年体说故事的方式和演义的章回体的叙事方式,核心关键在于他说事情的方式,并不是retell过去的事情,而是更多的和读者一起探知未知的世界,这样的方式和思维更加吸引人。加上翻译本身很本土化,就显得更加贴合中国读者了。
人类创造了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智人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书中说写:简单的讲法,是人类创造出了由想象构建的秩序、发明了文字,以这两项补足了我们基因中的不足: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统。其实,所有的可言性,可行性都是因为人类的发生而发生的,并没有太多的纠结,人类发展到了现在,就必须出现了这样的事物和事情。而,作者的讲故事的方式却让我挺受用的。
在所有的价值观念中,我们都会陷入一种僵局,主观和客观,你的和我的。在以前的所有的阅读中,我都试图看到作者拨开历史以后,让我们看到事实的真相,于是,我就有了和别人交流、谈论的资本了,但是,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依然是时间顺序的安排,我却感受到了作者的每个问题都是我们当下的思考和感悟。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有了作者的分析和思考,于是读者和作者一起探讨式地区研究这些问题,这样的阅读方式非常好。
2.谋篇布局有着作者对现在社会的反思 整本书作者铺了两条线索,一条是人类的物质文明,或者叫做科技能力的发展,第二个是关于人类心智的发展。尤其是关于人类心智部分的思考确实很高明。
书中甚至有释迦牟尼的观点。他提到:人遇到事情的时候通常就会产生欲念,而这种欲念总是会造成不满,遇到不喜欢的事情,就会躲开;遇到喜欢的事情,就像维持并增加这份愉快。但正因为如此,人心就永远不满,永远不安。这点在碰到不悦的时候格外明显,像是感觉疼痛的时候,只要疼痛继续,我们就一直感到不满,用尽办法想要解决。然而,就算是遇上欢乐的事情,我们也从不会真正满足,而是一直担心这种换将终将结束或是无法再持续或者增加。世界越是往前发展,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心理上的问题的能力就越弱小,本身对于认识越是清晰,解决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我们无能为力的部分也就越多——面上是在说历史,实际上则是在说当下的社会,阐述人的本性。有种那个人说出了你集结在心底却无法具象的话。
3. 每个人都会在书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书中作者附注了很多的图片,其中一张是一头在现代化畜牧场里的小牛。小牛出生后便于母亲分开,关在一个比自己身体大不了多少的笼子里,它的一辈子(四个月)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为保持牛肉鲜嫩多汁,甚至不让它运动。于是,它第一次有机会走路,遇见同伴的机会就是去往屠宰场的路上。诸如这样的还有的作者对商业化养鸡场输送带上的小鸡,也是同样的描述,如果是公鸡或者是有缺陷的母鸡,就会被送到毒气室窒息而死,在用自动搅碎机搅碎,或者直接丢进垃圾场,让他们互相挤压而死。
我突然反思,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给被人提供充沛多汁的牛排或者是沦为更加可口的美食?拼命努力工作的意义在哪里?牛,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也是最悲惨的动物,人,难道不是?你是想成为让人喜爱的牛排还是在运输线上拼命挣扎的小鸡?
每一本书读者都有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但是每个读者都站在自己的思考角度,知识层面去阅读。但是,只要能够给自己的人生更多的丰富和可能都是好的。在我的层面,我理解到的这些让我开始重新认识我自己,重新开始思考人生。
可能所有的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我们试图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梳理自己思想和人生的过程。只是有的人会找到答案,有的人依然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