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光大好的时节,阳光明媚,杂花生树,草色青青,万物似乎都得了一日三长的神力,生命力在一夜之间全部苏醒,所有的色彩,所有的声音,突然就扑面而来。
这时候,母亲正在与麻雀吵架。一方叽叽喳喳声音清亮,一方嗓门高亢气势汹汹。我出门准备劝架的时候,双方的争吵已进入白热化,继而立马上升为动手。母亲摆着手从门廊下冲进院子,顺手抽了一根烧火用的细长柴棍,气呼呼地赶出大门,要将“鸠占鹊巢”的麻雀赶走。麻雀个儿小,脾气却不小,吃准了母亲拿它没辙,叽叽喳喳忽高忽低,在门口的电线杆上盘旋,丝毫不为所动。
母亲一手挥舞柴火棍,一手叉腰,嘴上更不落后,让这不识好歹的小麻雀赶紧走,不许来占燕子巢。小小的燕子颇有气性,一旦巢穴被占用过,便不再住进去。
自从天气回暖,母亲就特别留心门廊下的一溜燕子窝,这种争吵,也慢慢多了起来,每天都会发生好几次。
麻雀是不做巢的,在农村的名声并不好。偷庄稼,游手好闲,叽叽喳喳,活像不爱干活又爱占小便宜的懒汉。最让母亲不喜欢的,是它们爱占燕子窝。燕子寓意好运吉祥,如果有燕子入家做窝,说明这家一定会走好运,越来越昌盛。我们家门廊下,就筑了一排燕子窝,母亲尤其欢喜。燕子筑巢不易,一点一点的衔泥,一趟一趟不停歇,这种勤快很是让母亲赞赏,所以更加憎恨占窝的麻雀,一旦发现,必定驱逐。
与麻雀的争吵无果后,母亲索性将所有燕子窝的入口都堵了起来,并叮嘱爱看热闹的我时刻注意燕子的动向,一旦有燕子回来,立马搬梯子把堵死的巢口打开。无限春光里,我便有了新任务。
这是个清闲差使,我乐得悠闲,时常偷个懒,东逛西逛,好不开心。我最喜欢的,便是在清晨或者傍晚去后山看风景,听鸟鸣,美其名曰站得高看得远,能更好地把握燕子回家的动向。
我偏爱清冷的环境,热情明媚的阳光虽好,但我更爱日出前的冷清日落后的朦胧。我再一次去后山的时候,正是日落之后。
我坐在山坡的杂草上,对面是太阳落下去的群山。光线暗了下来,但并不黑,一切都很清晰。继而我惊喜地发现,我身旁是一棵开花的梨树。白色的花朵一簇簇,花瓣大,开的安静张扬。在白天阳光炽烈的时候,透过我的窗户看过去有点反光的光泽,让我一度以为是某种硬叶子的树木。瞧,光明的环境并不总是能让人看清真相呀。
梨花的下方是两棵桃树,桃树边是李树,李树边又是几棵樱桃树。这些果树都已经十多岁了,它们是我童年时代零食的来源。如今,它们都很粗壮,枝干黑得发亮,除了老桃树有半边枯死之外,依然生机盎然。
樱花开的最早,这时候早已满树绿果,新叶葱茏,看着最是繁盛喜人。樱花开后是桃李的舞台,它们的花时差不多。花无百日红,此时也都已过了盛花期,有了枯萎凋谢的迹象,地上也已经有了薄薄一层红的白的花瓣,它们的树叶,也在慢慢生发,很快就会满树绿意了。
一切都井井有条,安静沉默,却充满了爆发力。这是生命的力量。
黄昏的鸟儿依然很忙碌,它们在我身后的林子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有的甚至会飞到离我不远的树上,自在地嬉戏,仿佛这无边暮色里,我并不存在一样。
我就这样坐着,一动不动,似乎真的与这一切融为了一体。将我拉回现实世界的,是身后滚滚而来的松涛。
山中多树,松树尤多。暮色四起之时,听松涛最是清楚有趣,大抵是因为此时眼睛的功能暂时退化,听觉却被加强放大的缘故。松涛是风过松林时奏响的音乐。
松树高大,一丝丝风力便足以使松针摇曳,摩擦出声。风再大一点,四面八方的松树便都摇晃起来,枝叶相碰,气势不凡,如同千万个浪头从远处赶来,临到面前,却又失了那股气势,变得温柔。
我曾一直在想是否有一种声音可以用来描述松涛。
掌声?不,风大时的松涛的确颇有气势,但并不咄咄逼人。掌声就像一堆裹协了尖锐石块的细沙,雄壮有余,温和不足。而松涛,在如虹气势之外是温柔流畅,像极了细腻绵软的沙土或泡沫。
那,浪涛吗?似乎这是最接近的声音了,可惜浪涛临到面前时,依然带着不减的汹汹气势,只是形似,而非神似。
那么,松涛,只能是独一无二的了。参天松色千年志,坐听涛声到黄昏。想把我唱给你听啊。我曾无数次想要与人分享聆听松涛的喜悦,一年年,一月月,可惜,只有我在。
准备下山的时候,暮色已浓,远远又听见母亲在院子里与麻雀斗智斗勇。原来,去年的燕子,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