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对简书不怎么上心,只是维持每日的基本打卡更新,也不太去浏览别人文章。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有三:
一、投入做公众号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了
疫情爆发受困在家以来,在简书的持续写作更新,对自身的很多东西是一个很好的挖掘。我将这些素材进一步创作,完善,在公众号里推送。
毕竟,在初期的定位中,简书就是素材库和草稿本。公众号才是自己精耕细作的主阵地。
二、对简书平台有些失望
前些天有感于桃源青溪老师的文章《打假请从超级权重开始》一文,以及我自己对简书平台的映象感受而写了一篇《简小白给简书平台的一封“情书”》。
此后就对简书平台莫明的越来越感到失望和无味。占据头条的热门文章,大多是如何写作变现,增加收益,以及交友互粉互赞……这些内容让自己的心更加浮动而功利。
修为不够无法做到完全无视,只好远离免受侵扰。从别处真正汲取一些从长远看真正有益自己身心的食量。
当初买了一个月会员,打算索性将钻和贝都变卖掉,弥补购买会员的支出。
简书贝价格一路下跌,更增添了心里的烟云。可见大家的心里普遍对简书的消极情绪。
三、投入更多时间去充实学习
最近在听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主讲的《跟着《史记》游历中国》系列课程,了解丰富而有趣的中国历史地理,很大的开阔了眼界。以及阅读曲黎敏所写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诗一样的语言和开阔丰富的解读,引起了我很多思考。
这些内容,我做不到立刻将它们化为笔下的锦绣文章去悦人,但能够真正悦己,让内心丰富,我觉得就已经够了。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孟子如是说。
对于“古”与“今”这样相对的时间概念,我觉得更深的可以理解为“理想的”与“现实的”。
读书和写作,是已经融入自己生命的两件事,正如吃饭和睡觉。只是哪怕最简单平常的事,如吃饭睡觉般,用心不同,方法不一,结果影响也大相径庭。
为充盈自己的内心,为反思记录自己走过的路,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修一颗慈悲而美好的心。
这便是初心。
只是做着做着,便掺杂了物欲金钱等现实功利。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