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着娃出去吃饭,席间隔壁桌来了一家四口,30多岁的夫妻带着约7、8岁的女儿和约2、3的儿子。女儿全程板着脸,好像很不开心。儿子各种玩玩具,自得其乐。快吃完的时候,爸爸开口对儿子说,一会回家就给我睡觉,不许胡闹。妈妈对身边的女儿说,你们老师和我说了,说你总是板着脸,你到底哪里不开心,我们周末出来吃饭,也这样子,真是吃不消你。两个小家伙对父母的话语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儿子还小,还在玩着手里的玩具。但女儿的脸色好像更差了一点。他们的模样、对话一不小心溜进了我的耳朵。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的确,可以想象这对夫妻带两个娃是辛苦的,但如何和孩子积极的沟通、互动,可能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要学习的。爸爸一味地下命令,妈妈一味地抱怨。如果他们换一种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呢?儿子可能想的是,我回家还想再玩一会,最好爸爸妈妈能陪我一起玩。女儿可能在学校或其他方面遇到了问题,才会闷闷不乐。作为父母,真正关心她,让她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吗?一句命令或者训斥可能就把孩子的嘴堵住了。我们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了吗?“看见”孩子,是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和我们一样的个体,而不是抱着“小孩子知道什么啦”的想法。其实,孩子都知道,更感觉得到,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和孩子交流,他们也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反馈。
“看见”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