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人说过,你想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选择阅读什么样的书。换句话说,你曾读过的书构成了现在的你,你现在读的书构成了未来的你。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制定读书计划。然而,我们看到很多人想要通过阅读改变自我的伟大计划泡汤了。大家都是开始时信心满满,结果没看两天书,便将书束之高阁了。
01.
很多人在开始读书时,抱着获取阅读的力量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希望,却又在内心深处是怀疑的。毕竟,人们更容易相信钱的力量,所以才热衷于炒股、买彩票以及让钱滚钱等财产快速积累的赚钱方式。
所有能够给我们带来长远好处的东西,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现代社会,想要一夜暴富,想要快速减肥,想要快速养成好习惯的人太多,什么都要立竿见影。人心浮躁,没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读书。
其实,我们无须怀疑阅读是否可以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脑袋里的财富可比现实的财富更加让人有安全感。
众所周知,犹太民族虽然没有自己的国家和领土,但是却为世界贡献了最高比重的知识精英和巨额财富。犹太民族的传奇也告诉我们:人的智慧才是永恒的财富,它引导人通向成功,并且比金钱更加可靠、更能经受住考验。
犹太人做为世界上最爱阅读的民族,通过阅读,获得了知识和智慧,也获得了让世人惊叹的成就。
全美近100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近一半; 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犹太人占18名……
犹太人所取得的这些非凡的成就,离不开他们对阅读的热爱。
他们将阅读看做一场修炼,通过阅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智慧。当更多的个体都突破了人生的局限时,便造就了他们整个民族在世人眼中的传奇。
02.
记得网上曾有一个段子:为什么要读书?为的就是当你看到夕阳余晖的画面时,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我靠,好多鸟,好多鸟,卧槽,真他妈太好看了!”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到读书与不读书之间的区别。
齐藤孝在《阅读的力量》中提出,如果只是自己向内心去探求自我,自我的培养很难获得成功。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又一层,到最后什么也没有。而读书可以让我们邂逅精英人才,让我们的视野不会局限在自我的内心世界。
“一个人是他读过的所有书的总和。”
不读书,我们的人生会在时间和空间都被禁锢着的,限制在自己固化的思维之墙中做着“奴隶”而不自知。抱怨环境,对自己不满,看问题主观简单,归咎外因。而读书则可以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人变得谦逊、明晰,更知道自己的缺陷与肤浅,拨云见日,迷途知返。
齐藤孝认为“书,是非读不可的。”只是我们要让自己具备阅读能力,去倾听精英们通过书籍向我们说些什么。
他认为,读书的时光并不是个人的行为,阅读的时间是读者与作者进行交流的时间。我们阅读时,就仿佛邂逅了社会的精英,并通过与精英的对话而获得总体性的进步。
通过读书跟精英对话,就相当于经历精英们的人生,得到他们花了很多年时间总结来的经验和研究的精髓。这无疑会刺激我们自己的上进心,并更智慧地进行自己的人生选择。
总之,阅读可以将他人的鲜活的价值观汲取到自己的思想中来,从而让自我得到不断的拓展。还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精英人才的价值观,而不是将自己封闭在一种固化的偏狭的思维模式中。
03.
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阅读,就可以防止自己堕入与社会常识相隔绝的孤立的空想之中,也就是不会成为一个“死读书”的人。只是在此之前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坚持多读,二是要读不同种类的书。
这是由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随着自己的成长,慢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这种自我构建的过程是不可回避的。然而,我们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陷在一种思维模式不能自拔,接受了一种价值观,便否定其他的一切,甚至攻击一切自己不认可的价值观。
这些被自己思维所禁锢的人,便是因为没有广泛的阅读,让自己欠缺了品尝不同方式的人生的宽容和大度。
因此,我们要多读书并且多读不同种类的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培养起一种与复杂事物共存的能力,对他者欣然接受,刚柔并济。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了更完美的自己,让我们多读书、广读书,一起进行一场阅读的修炼吧!